乙烷裂解生成乙烯:C2H6(g)= C2H4(g)+H2(g)。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恒温恒压下,采用加入过量水蒸气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这是因为随着水蒸气的加入,同时以相同倍数降低了p(C2H6)、p(C2H4)、p(H2),使平衡向右移动。
乙烷裂解生成乙烯:
。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恒温恒压下,采用加入过量水蒸气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这是因为随着水蒸气的加入,同时以相同倍数降低了p(C2H6)、p(C2H4)、p(H2),使平衡向右移动。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勒沙特列原理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应用,以及分压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解题核心思路: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如水蒸气),虽然总压强保持不变,但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会按相同比例降低。此时需判断反应商Q的变化,从而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破题关键点:
- 分压降低的等比性:各气体分压的降低倍数相同,导致反应商Q偏离原平衡常数K。
- 平衡移动方向:通过比较Q与K的大小,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
反应分析
反应为:
$\text{C}_2\text{H}_6(g) \rightleftharpoons \text{C}_2\text{H}_4(g) + \text{H}_2(g)$
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反应物侧1 mol气体 → 产物侧2 mol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加。
恒压下加入水蒸气的影响
-
分压变化:
加入水蒸气后,总压恒定,但乙烷(C₂H₆)、乙烯(C₂H₄)、氢气(H₂)的分压均按相同比例降低。
设原分压为$p(\text{C}_2\text{H}_6)$、$p(\text{C}_2\text{H}_4)$、$p(\text{H}_2)$,加入水蒸气后分压变为$k \cdot p(\text{C}_2\text{H}_6)$、$k \cdot p(\text{C}_2\text{H}_4)$、$k \cdot p(\text{H}_2)$($k<1$)。 -
反应商Q的变化:
原平衡时:
$K = \frac{p(\text{C}_2\text{H}_4) \cdot p(\text{H}_2)}{p(\text{C}_2\text{H}_6)}$
加入水蒸气后,新反应商为:
$Q' = \frac{(k \cdot p(\text{C}_2\text{H}_4)) \cdot (k \cdot p(\text{H}_2))}{k \cdot p(\text{C}_2\text{H}_6)} = k \cdot K$
由于$k<1$,故$Q' < K$。 -
平衡移动方向: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系统将向减小Q与K的差距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以增大产物浓度,直至重新达到平衡。因此,乙烯的产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