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50分)( × )1、可燃气监测报警器用于测量空气中各种可燃气(蒸气)在爆炸上限以下的浓度。( √ )2、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3、个体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 )4、入罐作业的安全监护人,在作业人员发生危险时,应迅速进入容器内救人。( √ )5、装置内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检测报警系统,检测报警系统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并确保检测报警系统完好状态。( √ )6、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 )7、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8、压缩或液化气体发生火灾时,首先必须将火灾灭掉,然后堵漏或切断气源。( √ )9、化工系统泄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 √ )10、用惰性气体置换后的空间是缺氧环境。( √ )11、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 )12、压力管道系统吹扫时,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 )13、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 )14、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 √ )15、对于存在较大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根据有关规定每相距10—20m应设一检测点。( × )16、带电设备发生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 )17、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18、只要在办理进入许可证或动火许可证前,容器有毒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检测是符合标准的。以后就不必再进行监测。( × )19、高处用火只要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 )20、装置开工时的置换,在始端充压,末端泄压的置换方法效果最好。( × )21、人体被高温物料飞溅到,应迅速擦去皮肤表面的高温物料,脱去烫伤部位的衣袜。( √ )22、非火警,严禁动用消防水、消防器材或其他消防设施。因生产需要,需动用消防水或消防设施时,必须办理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 )23、装置停车置换过程的化验分析是防火、防爆分析。( × )24、当干粉灭火器的压力表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压力不足,必须更换。( √ )25、发现压力表泄露,应马上关闭引压阀;安全阀启跳后,要重新定压。( × )26、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请示领导再拉开就近电源开关。( √ )2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呼吸系统、皮肤、消化道。( × )28、《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29、闪点是判断易燃液体火灾危险大小的根据,易燃液体的闪点越高,该种液体的火灾爆炸危险越大。( × )30、燃点是判断易燃固体火灾危险的主要根据,燃点越高的易燃固体,其火灾危险越大。( √ )31、在疏散通道上不准堆放任何物资。( × )32、消防车通道上可临时停放车辆。( √ )3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有马上报警的职责和义务;34、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火灾应急疏散标志,应是常亮状态,平时员工发现任意一面应急疏散标志不亮时,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维修。( )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50分)( × )1、可燃气监测报警器用于测量空气中各种可燃气(蒸气)在爆炸上限以下的浓度。( √ )2、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3、个体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 )4、入罐作业的安全监护人,在作业人员发生危险时,应迅速进入容器内救人。( √ )5、装置内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检测报警系统,检测报警系统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并确保检测报警系统完好状态。( √ )6、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 )7、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8、压缩或液化气体发生火灾时,首先必须将火灾灭掉,然后堵漏或切断气源。( √ )9、化工系统泄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 √ )10、用惰性气体置换后的空间是缺氧环境。( √ )11、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 )12、压力管道系统吹扫时,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 )13、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 )14、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 √ )15、对于存在较大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根据有关规定每相距10—20m应设一检测点。( × )16、带电设备发生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 )17、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18、只要在办理进入许可证或动火许可证前,容器有毒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检测是符合标准的。以后就不必再进行监测。( × )19、高处用火只要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 )20、装置开工时的置换,在始端充压,末端泄压的置换方法效果最好。( × )21、人体被高温物料飞溅到,应迅速擦去皮肤表面的高温物料,脱去烫伤部位的衣袜。( √ )22、非火警,严禁动用消防水、消防器材或其他消防设施。因生产需要,需动用消防水或消防设施时,必须办理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 )23、装置停车置换过程的化验分析是防火、防爆分析。( × )24、当干粉灭火器的压力表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压力不足,必须更换。( √ )25、发现压力表泄露,应马上关闭引压阀;安全阀启跳后,要重新定压。( × )26、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请示领导再拉开就近电源开关。( √ )2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呼吸系统、皮肤、消化道。( × )28、《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29、闪点是判断易燃液体火灾危险大小的根据,易燃液体的闪点越高,该种液体的火灾爆炸危险越大。( × )30、燃点是判断易燃固体火灾危险的主要根据,燃点越高的易燃固体,其火灾危险越大。( √ )31、在疏散通道上不准堆放任何物资。( × )32、消防车通道上可临时停放车辆。( √ )3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有马上报警的职责和义务;34、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火灾应急疏散标志,应是常亮状态,平时员工发现任意一面应急疏散标志不亮时,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维修。( )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