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⒈什么是分凝现象?平衡分凝系数?有效分凝系数?答:⑴________:含有________的晶态物质溶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浓度不同,这种现象较分凝现象.⑵⑵________:________,固相中的杂质浓度和液相中的杂质浓度是不同的,把它们的比值称为平衡分凝系数,用K0表示。K0=CS/CL⑶有效分凝系数:为了描述________对固相中杂质浓度的影响,通常把固相杂质浓度CS与固体内部的杂质浓度CL0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分凝系数KeffKeff=CS/CL0⒉写出BPS公式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并讨论影响分凝系数的因素.固液交界面移动速度-|||-平衡分凝系数-|||-即熔区移动速度-|||-__-|||-Ke (1-K0)e^p/+K0一年级是什么-|||-扩散系数固液交界面移动速度-|||-平衡分凝系数-|||-即熔区移动速度-|||-__-|||-Ke (1-K0)e^p/+K0一年级是什么-|||-扩散系数⒊分别写出正常凝固过程、一次区熔过程锭条中杂质浓度CS公式,并说明各个物理量的含义。①________过程:CS=KC0(1—g)k—1C0:材料凝固前的杂质浓度K:分凝系数。不同杂质的不同K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出。②________过程:CS=CO[1-(1-K)e—Kxl]C0:锭条的原始杂质浓度x:已区熔部分长度K:分凝系数l:熔区长度⒋说明为什么实际区熔时,最初几次要选择大熔区后几次用小熔区的工艺条件。⑴一次区熔时 CS=CO[1-(1-K)e—Kxl],l→________,CS→________→提纯效果________→→l越大越好⑵极限分布时(K一定)K=Bl/(eBl—1) A=C0BL/(eBL—1) CS(x)=AeBxl→________,B→________,A→________,CS→________,提纯的效果越________→→l越小越好所以对于实际区熔,前几次应该用大熔区,越到后面越接近极限分布,应该用小熔区.
第二章
⒈什么是分凝现象?平衡分凝系数?有效分凝系数?
答:⑴________:含有________的晶态物质溶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浓度不同,这种现象较分凝现象.
⑵⑵________:________,固相中的杂质浓度和液相中的杂质浓度是不同的,把它们的比值称为平衡分凝系数,用K0表示。
K0=CS/CL
⑶有效分凝系数:为了描述________对固相中杂质浓度的影响,通常把固相杂质浓度CS与固体内部的杂质浓度CL0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分凝系数Keff
Keff=CS/CL0
⒉写出BPS公式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并讨论影响分凝系数的因素.
⒊分别写出正常凝固过程、一次区熔过程锭条中杂质浓度CS公式,并说明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①________过程:
CS=KC0(1—g)k—1C0:材料凝固前的杂质浓度
K:分凝系数。不同杂质的不同K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出。
②________过程:
CS=CO[1-(1-K)e—Kxl]
C0:锭条的原始杂质浓度
x:已区熔部分长度
K:分凝系数
l:熔区长度
⒋说明为什么实际区熔时,最初几次要选择大熔区后几次用小熔区的工艺条件。
⑴一次区熔时 CS=CO[1-(1-K)e—Kxl],l→________,CS→________→提纯效果________→→l越大越好
⑵极限分布时(K一定)K=Bl/(eBl—1) A=C0BL/(eBL—1) CS(x)=AeBx
l→________,B→________,A→________,CS→________,提纯的效果越________→→l越小越好
所以对于实际区熔,前几次应该用大熔区,越到后面越接近极限分布,应该用小熔区.
题目解答
答案
分凝现象 杂质 平衡分凝系数 固液两相达到平衡时 界面处薄层中杂质浓度偏离 正常凝固 一次区熔 大 小 好 大 小 大 大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