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1.本征硅中掺入 ^7(cm)^-3 的砷后,半导体是 __ 型的;再掺入 ^6(cm)^-3 的硼后,半-|||-导体是 __ 型的;再掺入一定数量的金,金在半导体中的状态是 __-|||-12.金在半导体硅中是一种 __ 杂质。-|||-13.半导体中浅能级杂质的主要作用是 __ _;深能级杂质-|||-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__ 。。-|||-14.Ⅲ族、V族元素掺入半导体硅、锗以后,施主电离能 Delta (E)_(D) 和受主电离能 Delta (E)_(A) 的数值远-|||-低于禁带宽度Eg。这是因为 __ 远弱于 __ _。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之间的相-|||-互抵消作用称为 __ ,若出现施主浓度近似等于受主浓度的现象,则称为杂质的-|||-__ ,这时不能向导带(或价带)提供有效的 __ o-|||-15.非Ⅲ族、非V族元素在硅禁带中弓|入的施主能级E D距导带底E。 __ ,引入的-|||-受主能级EA距价带顶E __ ,这样的杂质能级称为 __ 。因为非Ⅲ族、非V-|||-族元素在硅中含量较少且能级位置 __ ,它们对硅的 __ 和 __ 的影响-|||-远不如 __ 显著。-|||-16.位错是半导体的一种缺陷,它对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性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棱-|||-位错的周围会导致原子间的压缩和伸张,晶格压缩区禁带宽度 __ ,伸张区禁带宽-|||-度 __-|||-17.一定温度下,晶格点原子在 __ _附近振动,少量原子获得能量挣脱周围原子束-|||-缚形成点缺陷,包括弗仑克耳缺陷、肖特基缺陷和反肖特基缺陷,由于 __ ,通常弗仑克-|||-耳缺陷密度远 __ 肖特基缺陷密度。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
本组题目主要围绕半导体材料的掺杂类型、杂质能级、缺陷对性能的影响等核心概念展开,重点考查对掺杂效应、能级位置、补偿效应、缺陷类型等知识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
- 掺杂类型判断:根据掺入元素的价态(Ⅲ族、Ⅴ族)判断导电类型,再掺时需考虑补偿效应。
- 杂质能级分类:区分浅能级(与禁带宽度接近)和深能级(远离禁带)杂质的作用。
- 缺陷影响分析:位错导致晶格畸变,影响禁带宽度;点缺陷形成与热力学条件相关。
第11题
关键点:
- 砷(Ⅴ族)是强电离施主杂质,使硅为n型。
- 硼(Ⅲ族)是受主杂质,与原有施主发生补偿效应,但浓度较低($10^6 < 10^7$),仍为n型。
- 金(金属)在半导体中形成深能级陷阱,作为复合中心。
第12题
深能级杂质:金属于金属,与硅结合后形成深能级陷阱,电离能远大于禁带宽度。
第13题
浅能级作用:直接参与导电,提供载流子(电子或空穴)。
深能级作用:作为复合中心,捕获载流子,降低导电性。
第14题
核心逻辑:
- Ⅲ/Ⅴ族与硅/锗的共价键能弱于禁带宽度,故电离能低。
- 补偿效应:施主与受主浓度接近时,载流子被大量复合,导电性下降。
第15题
深能级特征:
- 施主能级远离导带底,受主能级远离价带顶。
- 影响弱:因能级位置深,对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影响有限。
第16题
晶格畸变效应:
- 压缩区:晶格致密,禁带宽度增大。
- 伸张区:晶格松散,禁带宽度减小。
第17题
点缺陷形成条件:
- 原子需克服势垒脱离平衡位置。
- 弗仑克耳缺陷(间隙原子)形成更容易,因无需释放原子,密度远高于肖特基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