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判断题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对√c作图外推至√c =0得到。×恒温、恒压下ΔG>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憎液固体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大于90°,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小于90°。√水银不能润湿玻璃,在玻璃管中呈凸液面,接触角 9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故溶质在溶液表面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当非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液中后发生负吸附, 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液中后发生正吸附。√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是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一级反应是单分子反应。 × 零级反应是单分子反应。×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封闭系统是系统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佩龙方程定量描述。√ 标准状态下,反应 CH3OH(g)+O2(g)=CO2(g)+2H2O(g) 此△H值不是甲醇的燃烧热。√负偏差系统的蒸气压比拉乌尔定律计算值要高。 ×正偏差系统的蒸气压比拉乌尔定律计算值要高。√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是系统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PB,可见压力具有加和性,应属于广度性质。×因Qp=△H, Qv=△U,所以Qp与Qv都是状态函数。×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物质B在两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rGm<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映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 )
一、判断题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对√c作图外推至√c =0得到。×恒温、恒压下ΔG>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憎液固体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大于90°,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小于90°。√水银不能润湿玻璃,在玻璃管中呈凸液面,接触角 9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故溶质在溶液表面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当非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液中后发生负吸附, 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液中后发生正吸附。√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是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一级反应是单分子反应。 × 零级反应是单分子反应。×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封闭系统是系统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佩龙方程定量描述。√ 标准状态下,反应 CH3OH(g)+O2(g)=CO2(g)+2H2O(g) 此△H值不是甲醇的燃烧热。√负偏差系统的蒸气压比拉乌尔定律计算值要高。 ×正偏差系统的蒸气压比拉乌尔定律计算值要高。√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是系统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PB,可见压力具有加和性,应属于广度性质。×因Qp=△H, Qv=△U,所以Qp与Qv都是状态函数。×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物质B在两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rGm<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映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 )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
解析
步骤 1:理解题目
题目要求判断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是否正确。三组分系统是指由三种不同组分组成的系统,而相是指系统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匀的部分。
步骤 2:应用相律
相律是描述系统中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之间关系的定律。相律的表达式为:F = C - P + 2,其中F是自由度数,C是组分数,P是相数。对于三组分系统,C = 3。
步骤 3:计算相数
根据相律,当自由度数F = 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相数P达到最大值。将C = 3代入相律公式,得到:0 = 3 - P + 2,解得P = 5。因此,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
题目要求判断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是否正确。三组分系统是指由三种不同组分组成的系统,而相是指系统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匀的部分。
步骤 2:应用相律
相律是描述系统中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之间关系的定律。相律的表达式为:F = C - P + 2,其中F是自由度数,C是组分数,P是相数。对于三组分系统,C = 3。
步骤 3:计算相数
根据相律,当自由度数F = 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相数P达到最大值。将C = 3代入相律公式,得到:0 = 3 - P + 2,解得P = 5。因此,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