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的措施,错误的是()。A. 当容器中装有可燃气体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增加可燃气体浓度或用可燃气体置换容器中的原油空气,使其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上限B. 散发可燃气体的车间,应加强通风换气,当空气的密度大于可燃气体的密度时,排气口设置车间的下部C. 对有泄漏可燃气体的场所,应在泄漏点周围设立禁火警戒区,同时用机械排风或喷雾水枪驱散可燃气体D. 盛装可燃液体的容器需要焊接动火检修时,先排空液体、清洗容器,并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容器中可燃蒸气浓度是否达到爆炸下限
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的措施,错误的是()。
A. 当容器中装有可燃气体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增加可燃气体浓度或用可燃气体置换容器中的原油空气,使其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上限
B. 散发可燃气体的车间,应加强通风换气,当空气的密度大于可燃气体的密度时,排气口设置车间的下部
C. 对有泄漏可燃气体的场所,应在泄漏点周围设立禁火警戒区,同时用机械排风或喷雾水枪驱散可燃气体
D. 盛装可燃液体的容器需要焊接动火检修时,先排空液体、清洗容器,并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容器中可燃蒸气浓度是否达到爆炸下限
题目解答
答案
B. 散发可燃气体的车间,应加强通风换气,当空气的密度大于可燃气体的密度时,排气口设置车间的下部
解析
本题考查可燃气体的防爆措施,需结合爆炸极限和相对密度两个核心概念进行判断。关键点在于:
-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或低于爆炸下限时,无法发生爆炸;
- 相对密度:根据可燃气体密度与空气的相对大小,确定通风排气方向。
错误选项的破题点在于排气口位置与可燃气体密度的关系。若可燃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应从车间上部排气;若密度大于空气,则从下部排气。选项B的描述与此逻辑矛盾。
选项分析
选项A
通过增加可燃气体浓度使其超过爆炸上限,使混合气体因氧气不足无法爆炸。措施正确。
选项B
若可燃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空气密度更大),气体会上升,应从车间上部排气。但选项描述“排气口设置下部”,措施错误。
选项C
设立禁火区避免引燃源,排风或喷水稀释可燃气体浓度,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措施正确。
选项D
检修前排空液体、清洗容器,并检测蒸气浓度是否低于爆炸下限,避免残留气体爆炸。措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