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快递寄存处总有包裹迟迟未被领取。因此,寄存处宣布未能及时领取的快递包裹将收取额外的寄存费用。但这一行为反而使更多的人不再及时领取包裹。以下哪项最有可能是导致滞留包裹增加的原因?A. 包裹寄存费不够高,没有引发收件人足够的重视B. 滞留包裹的收件人确实没有时间来寄存处取快递C. 很多收件人不知道自己的包裹已经到了寄存处D. 收件人认为寄存处收取费用后就有义务代为保管包裹
快递寄存处总有包裹迟迟未被领取。因此,寄存处宣布未能及时领取的快递包裹将收取额外的寄存费用。但这一行为反而使更多的人不再及时领取包裹。以下哪项最有可能是导致滞留包裹增加的原因? A. 包裹寄存费不够高,没有引发收件人足够的重视 B. 滞留包裹的收件人确实没有时间来寄存处取快递 C. 很多收件人不知道自己的包裹已经到了寄存处 D. 收件人认为寄存处收取费用后就有义务代为保管包裹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一步一步分析这道题目。
题目描述的现象是:
- 原本就有包裹迟迟未被领取;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寄存处宣布:**对未及时领取的包裹收取额外寄存费**;
- 但结果是:**更多人不再及时领取包裹了**,即滞留包裹反而增加了。
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适得其反”的结果?**
我们要找的是:**最有可能解释“收费反而导致更多包裹滞留”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
逐项分析选项:
---
**A. 包裹寄存费不够高,没有引发收件人足够的重视**
这个选项的意思是:收费太低,所以大家不在乎,还是不取。
但问题是,题目说“**这一行为反而使更多的人不再及时领取包裹**”,也就是说,**收费之后情况变得更糟了**。而这个选项只是说“收费没用”,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变得更糟”。它不能解释“反而”这个关键词。
所以 A 不足以解释反常现象,排除。
---
**B. 滞留包裹的收件人确实没有时间来寄存处取快递**
这个选项说明了一部分人不取包裹的原因是“没时间”。
但问题是:这个原因在**收费前后都存在**。题目关注的是:**为什么收费之后,更多人不取了?**
如果只是“没时间”,那收费前也应该有滞留,但不会解释“收费导致滞留增加”这一变化。
所以 B 虽然合理,但不能解释“反而更严重”这一结果,排除。
---
**C. 很多收件人不知道自己的包裹已经到了寄存处**
这个选项说的是信息不通的问题。
但同样,这个情况在收费前后都可能存在。除非收费导致通知机制变差,否则它不能解释“收费后滞留更多”这一变化。
而且,如果收件人根本不知道包裹到了,那收不收费他们都不会去取。所以这个选项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人不取”,但不能解释“收费后更不取”的反常现象。
所以 C 也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
**D. 收件人认为寄存处收取费用后就有义务代为保管包裹**
这个选项非常关键。
它提供了一个**心理转变机制**:
原本,寄存是免费的,大家觉得“不及时取件是占便宜”,所以可能还会尽快去取;
但现在,寄存处开始收费了,收件人可能理解为:“我付了钱,你们就应该帮我保管”,于是觉得“反正我已经付钱了,不急,晚点再去取”。
也就是说,**收费行为被误解为一种“保管服务的购买”**,从而消除了紧迫感,甚至让延迟取件变得“理所当然”。
这正好解释了“**反而更多人不及时领取**”的现象。
这是一种典型的“激励机制适得其反”的案例:本想通过惩罚(收费)促使人们行动,结果却被解读为服务购买,反而降低了行动意愿。
---
因此,**D 选项最能解释题干中“收费反而导致滞留增加”这一反常结果**。
---
**答案:D**
**解题过程总结:**
- 题干关键点是“收费本为减少滞留,结果却导致更多滞留”;
- 需要找出能解释“适得其反”现象的原因;
- A、B、C 虽有一定合理性,但无法解释“收费后情况恶化”这一变化;
- D 揭示了人们认知的变化:收费被视为“购买保管服务”,从而降低取件积极性;
- 因此 D 是最合理的解释。
\\boxed{\text{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属于逻辑推理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识别选项中隐含的心理预期变化的能力。
解题核心思路:
题目描述了一个“适得其反”的现象:原本为减少滞留包裹而收费,结果滞留包裹反而增加。关键在于理解收件人对收费行为的主观认知发生了变化,而非单纯的利益计算。需找出选项中能解释这种“反向激励”效果的原因。
破题关键点:
- 收费可能被误解为“购买保管服务”,导致收件人认为“已付费则无需着急取件”,从而降低取件积极性。
- 排除仅解释“不取件”但无法说明“为何收费后更严重”的选项(如时间、通知问题等)。
选项分析
A. 包裹寄存费不够高
问题:若费用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激励收件人及时取件,但题目中已明确“收费后滞留增加”,而非“收费效果不明显”。此选项无法解释“反向效果”。
B. 收件人确实没时间取件
问题:时间不足是长期存在的客观因素,与收费措施无直接关联。无法解释“收费后滞留增加”的动态变化。
C. 收件人不知道包裹已到
问题: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包裹滞留,但同样与收费行为无关。若收件人未收到通知,收费与否均不会改变其取件行为。
D. 收件人认为收费后寄存处有保管义务
关键:收费被解读为“付费服务”,消除了收件人原本的“尽快取件”紧迫感。心理预期的转变导致更多人主动延迟取件,直接解释了滞留包裹增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