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3.学生王某在教室接到一条短信, 说他有法院的传票, 并附带一个网站, 让他点进去查看详情, 王某点进去一看, 发现是最高法院给他的传票, 于是他就相信了对方, 并按对方提示开始操作。()A. 正确B. 错误
33.学生王某在教室接到一条短信, 说他有法院的传票, 并附带一个网站, 让他点进去查看详情, 王某点进去一看, 发现是最高法院给他的传票, 于是他就相信了对方, 并按对方提示开始操作。()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B. 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诈骗能力。关键在于识别虚假信息和正规司法程序的区别。
核心思路:
- 正规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短信发送传票,传票通常通过邮寄或当面送达。
- 陌生链接可能存在诈骗风险,需提高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第(1)题
判断行为是否正确
- 短信来源可疑:法院传票的正规送达方式是邮寄或当面送达,不会通过陌生短信发送。
- 网站身份存疑:最高人民法院的官方网站有固定网址,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跳转。
- 操作风险:按对方提示操作可能涉及填写个人信息或转账,存在被骗风险。
- 正确做法:收到类似短信应立即删除,或联系老师、家长核实,必要时报警。
结论:王某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属于错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