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名词解释题 ] 计算机病毒
[ 名词解释题 ] 计算机病毒
题目解答
答案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恶意软件[1],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传播,从一个计算机系统传播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病毒常常会附着在某个程序或文件上,在这个程序被执行或者这个文件被打开时,病毒也就得以执行并开始复制自身。
计算机病毒有很多种,包括宏病毒[2]、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网络病毒、引导区病毒等。它们的传播方式多样,比如通过网络传播、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通过邮件传播等。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可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删除或者修改用户的文件和数据、破坏系统、降低系统的性能、窃取用户的信息等。因此,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常见的防范手段有安装反病毒软件、及时打补丁、不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的文件和程序等。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要求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名词解释,需掌握其定义、类型、传播方式、影响及防范措施。
解题核心:需明确计算机病毒作为恶意软件的本质,理解其自我复制和传播特性,以及不同类型的病毒特点。
关键点:
- 病毒的定义:恶意软件,能复制和传播。
- 触发方式:依赖宿主程序或文件的执行。
- 多样性:类型(如宏病毒、蠕虫病毒)和传播途径(网络、存储设备等)。
- 危害性:对数据、系统性能、信息安全的影响。
- 防范措施:反病毒软件、系统更新、安全意识。
1. 定义与基本特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核心特征是自我复制并通过特定方式传播。它通常附着在程序或文件上,当宿主被运行时,病毒随之激活并扩散。
2. 病毒类型与传播方式
- 类型:包括宏病毒(感染文档文件)、蠕虫病毒(通过网络传播)、木马病毒(窃取信息)等。
- 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附件等。
3. 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
- 数据破坏:删除或修改用户文件。
- 系统破坏:导致系统崩溃或性能下降。
- 信息窃取:泄露用户隐私或敏感信息。
4. 防范措施
- 技术手段: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 行为规范:避免下载不明文件、不随意打开可疑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