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m。下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1.表示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 ) A. 6月1日0时前后 B.8月9日7时前后 C.6月1日12时前后 D.8月9日17时前后 3.与湖相沉积物堆积时期相比,目前的车日格勒湖( ) A.面积大 B.蒸发弱 C.湖水深 D.盐度高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并在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里播出,中国天气网也于11日晚上线发布钓鱼岛天气预报。完成下列4-5题。4.天气网9月17日关于钓鱼岛的相关数据显示:钓鱼岛当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5:38和17:54,据此可推算钓鱼岛的大致经度为( ) A.123°30′E B.123°50′E C.116°30′E D.116°50′E 5.关于钓鱼岛的地形和地质等地理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 B.钓鱼岛为无人岛的主因是土层较薄,淡水缺乏;岛上植物又矮又粗是因降水较少 C.钓鱼岛从形成和地质特征上均为台湾附属岛屿,属于火山岛 D.钓鱼岛完全处在东海大陆架上,以海槽(最深2716米)与琉球群岛相隔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城出口点)为流城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城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回答下列6-8题。6. 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7.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 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 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8.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右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下列9-11题。9.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冰碛平原 B.三角洲 C.洪积扇 D.风蚀洼地 10.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 B.沉积物厚度大,储量大 C.降水丰富,补给充足 D.农业活动少,耗水少 11.本区农场灌溉水源主要利用地下水而不是河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比河水( ) A.水量更大 B.水质更好 C.水温更高 D.盐度更低 36 (24分)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雨季土壤遇水易软化。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所处自然带的成因。(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农家乐近年来成为乡村十振兴的重要形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美丽的自然和因园风光,吸引附近城市人口体验农家生活方式(采摘、垂钓和品尝农家菜等活动),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试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及所学,说明农家乐旅游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下图示意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影响,并说明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后治理难度大的原因。地理参考答案1-5:CBDAB 6-11:DCCCA A36(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37(1).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大致为东西走向;分布不均,线路较少 (2)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成因: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4)蒙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地区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输能力;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东非各国经济发展;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43.问题:农业生产有季节性特点,会形成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不利经济的稳定发展;农家乐规模有限,吸引力及接待能力有限,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实施多种经营,减少季节变化形成的淡季影响;加强农民间合作,丰富农业体验项目(采摘、垂钓、认种菜地等);因地制宜开发民宿旅游等,产品多元化以吸引游客。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m。下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
1.表示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 ) A. 6月1日0时前后 B.8月9日7时前后 C.6月1日12时前后 D.8月9日17时前后 3.与湖相沉积物堆积时期相比,目前的车日格勒湖( ) A.面积大 B.蒸发弱 C.湖水深 D.盐度高
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并在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里播出,中国天气网也于11日晚上线发布钓鱼岛天气预报。完成下列4-5题。


4.天气网9月17日关于钓鱼岛的相关数据显示:钓鱼岛当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5:38和17:54,据此可推算钓鱼岛的大致经度为( ) A.123°30′E B.123°50′E C.116°30′E D.116°50′E 5.关于钓鱼岛的地形和地质等地理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 B.钓鱼岛为无人岛的主因是土层较薄,淡水缺乏;岛上植物又矮又粗是因降水较少 C.钓鱼岛从形成和地质特征上均为台湾附属岛屿,属于火山岛 D.钓鱼岛完全处在东海大陆架上,以海槽(最深2716米)与琉球群岛相隔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城出口点)为流城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城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回答下列6-8题。

6. 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7.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 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 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8.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右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下列9-11题。

9.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冰碛平原 B.三角洲 C.洪积扇 D.风蚀洼地 10.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 B.沉积物厚度大,储量大 C.降水丰富,补给充足 D.农业活动少,耗水少 11.本区农场灌溉水源主要利用地下水而不是河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比河水( ) A.水量更大 B.水质更好 C.水温更高 D.盐度更低 36 (24分)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雨季土壤遇水易软化。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所处自然带的成因。
(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农家乐近年来成为乡村十振兴的重要形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美丽的自然和因园风光,吸引附近城市人口体验农家生活方式(采摘、垂钓和品尝农家菜等活动),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试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及所学,说明农家乐旅游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下图示意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

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影响,并说明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后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
1-5:CBDAB 6-11:DCCCA A
36(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37(1).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大致为东西走向;分布不均,线路较少 (2)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
成因: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4)蒙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地区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输能力;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东非各国经济发展;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
43.问题:农业生产有季节性特点,会形成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不利经济的稳定发展;农家乐规模有限,吸引力及接待能力有限,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措施:因地制宜,实施多种经营,减少季节变化形成的淡季影响;加强农民间合作,丰富农业体验项目(采摘、垂钓、认种菜地等);因地制宜开发民宿旅游等,产品多元化以吸引游客。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44.自然灾害与防治
原因:地处山口位置,狭管效应使风速较大;地面积雪多,雪粒分散;冷空气势力强,气温低。
影响:风速大,路面滑,行车不稳;漂浮在空气中的雪粒导致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影响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