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TiCl-|||-水 酸 水 (NH4)2C2O4-|||-3aSO4 焙烧 → 浸取 酸化 → 浓缩结晶 溶解 沉淀 热分解 BaTiO3-|||-过量碳粉-|||-过量氯化钙-|||-CO 滤渣 母液 滤液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 ____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 ____ (填标号)。a.稀硫酸b.浓硫酸c.盐酸d.磷酸(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其原因是 ____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n_{C{O_2)}}:nCO= ____ 。
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 ____ 。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 ____ (填标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盐酸
d.磷酸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其原因是 ____ 。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n_{C{O_2}}}$:nCO= 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 ____ 。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 ____ (填标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盐酸
d.磷酸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其原因是 ____ 。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n_{C{O_2}}}$:nCO= ____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由流程可知,“焙烧”步骤中碳粉转化为了CO,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将硫酸钡转化为硫化钡,故“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将BaSO4还原为BaS,
故答案为:将BaSO4还原为BaS;
(2)“浸取”时多余的钙离子与硫离子生成硫化钙沉淀,故离子反应为:Ca2++S2-═CaS↓,
故答案为:Ca2++S2-═CaS↓;
(3)酸化的作用是为了将BaS转化为BaCl2而不能引入新杂质,故选用HCl,
故答案为:C;
(4)焙烧后的产物有BaS和CaS,如果直接加盐酸,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2S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不可行,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2S污染环境;
(5)由沉淀步骤可知加入了TiCl4和(NH4)2C2O4生成了BaTiO(C2O4)2,根据反应原子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4NH4Cl+2HCl,
故答案为: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4NH4Cl+2HCl;
(6)BaTiO(C2O4)2分解方程式为:BaTiO(C2O4)2•4H2O$\frac{\underline{\;\;△\;\;}}{\;}$BaTiO3+2CO↑+2CO2↑+4H2O,则${n_{C{O_2}}}$:nCO=1:1,
故答案为:1:1。
故答案为:将BaSO4还原为BaS;
(2)“浸取”时多余的钙离子与硫离子生成硫化钙沉淀,故离子反应为:Ca2++S2-═CaS↓,
故答案为:Ca2++S2-═CaS↓;
(3)酸化的作用是为了将BaS转化为BaCl2而不能引入新杂质,故选用HCl,
故答案为:C;
(4)焙烧后的产物有BaS和CaS,如果直接加盐酸,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2S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不可行,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2S污染环境;
(5)由沉淀步骤可知加入了TiCl4和(NH4)2C2O4生成了BaTiO(C2O4)2,根据反应原子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4NH4Cl+2HCl,
故答案为: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4NH4Cl+2HCl;
(6)BaTiO(C2O4)2分解方程式为:BaTiO(C2O4)2•4H2O$\frac{\underline{\;\;△\;\;}}{\;}$BaTiO3+2CO↑+2CO2↑+4H2O,则${n_{C{O_2}}}$:nCO=1:1,
故答案为:1:1。
解析
步骤 1:理解“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作用
在“焙烧”步骤中,碳粉作为还原剂,将BaSO_4还原为BaS,同时生成CO。
步骤 2:写出“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浸取”时,多余的钙离子与硫离子生成硫化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S^{2-}═CaS↓。
步骤 3:选择合适的酸进行“酸化”步骤
酸化的作用是为了将BaS转化为BaCl_2而不能引入新杂质,故选用HCl。
步骤 4:分析直接用酸浸取焙烧产物的可行性
如果直接加盐酸,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_2S污染环境。
步骤 5:写出“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_2O_4)_2的化学方程式
由沉淀步骤可知加入了TiCl_4和(NH_4)_2C_2O_4生成了BaTiO(C_2O_4)_2,根据反应原子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BaCl_2+TiCl_4+2(NH_4)_2C_2O_4+H_2O=BaTiO(C_2O_4)_2+4NH_4Cl+2HCl。
步骤 6:计算“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时产生的${n_{C{O_2}}}$:n_CO的比值
BaTiO(C_2O_4)_2分解方程式为:BaTiO(C_2O_4)_2•4H_2O$\frac{\underline{\;\;△\;\;}}{\;}$BaTiO_3+2CO↑+2CO_2↑+4H_2O,则${n_{C{O_2}}}$:n_CO=1:1。
在“焙烧”步骤中,碳粉作为还原剂,将BaSO_4还原为BaS,同时生成CO。
步骤 2:写出“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浸取”时,多余的钙离子与硫离子生成硫化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S^{2-}═CaS↓。
步骤 3:选择合适的酸进行“酸化”步骤
酸化的作用是为了将BaS转化为BaCl_2而不能引入新杂质,故选用HCl。
步骤 4:分析直接用酸浸取焙烧产物的可行性
如果直接加盐酸,多余的Ca^{2+}无法除去,同时会放出更多的H_2S污染环境。
步骤 5:写出“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_2O_4)_2的化学方程式
由沉淀步骤可知加入了TiCl_4和(NH_4)_2C_2O_4生成了BaTiO(C_2O_4)_2,根据反应原子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BaCl_2+TiCl_4+2(NH_4)_2C_2O_4+H_2O=BaTiO(C_2O_4)_2+4NH_4Cl+2HCl。
步骤 6:计算“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时产生的${n_{C{O_2}}}$:n_CO的比值
BaTiO(C_2O_4)_2分解方程式为:BaTiO(C_2O_4)_2•4H_2O$\frac{\underline{\;\;△\;\;}}{\;}$BaTiO_3+2CO↑+2CO_2↑+4H_2O,则${n_{C{O_2}}}$:n_C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