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 A. Na2SO4、Na2S2O3 B. Na2SO3、Na2S2O3 C. Na2SO4、Na2CO3 D. Na2SO3、Na2CO3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
- A. Na2SO4、Na2S2O3
- B. Na2SO3、Na2S2O3
- C. Na2SO4、Na2CO3
- D. Na2SO3、Na2CO3
题目解答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共存;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2O3,发生反应S2O32-+2H+=S↓+H2O+SO2↑,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沉淀为BaSO4,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O4,不能确定是否有Na2SO3和Na2CO3,Na2S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这些现象可以被Na2S2O3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现象覆盖掉,综上分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Na2SO4、Na2S2O3,故A正确,
故选:A。
故选:A。
解析
步骤 1: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①中,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样品中的物质在水中溶解且相互之间能共存。
步骤 2:分析实验②的反应
实验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这说明样品中存在Na_2S_2O_3,因为Na_2S_2O_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S沉淀和SO_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_2O_3^{2-} + 2H^{+} = S↓ + H_2O + SO_2↑。
步骤 3:分析实验③的反应
实验③中,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_2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存在Na_2SO_4,因为BaCl_2与Na_2SO_4反应生成BaSO_4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2+} + SO_4^{2-} = BaSO_4↓。
步骤 4:确定样品中确定存在的物质
根据实验现象,样品中确定存在Na_2SO_4和Na_2S_2O_3。Na_2SO_3和Na_2CO_3的存在无法确定,因为它们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SO_2和CO_2)可以被Na_2S_2O_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SO_2气体覆盖。
实验①中,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样品中的物质在水中溶解且相互之间能共存。
步骤 2:分析实验②的反应
实验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这说明样品中存在Na_2S_2O_3,因为Na_2S_2O_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S沉淀和SO_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_2O_3^{2-} + 2H^{+} = S↓ + H_2O + SO_2↑。
步骤 3:分析实验③的反应
实验③中,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_2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存在Na_2SO_4,因为BaCl_2与Na_2SO_4反应生成BaSO_4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2+} + SO_4^{2-} = BaSO_4↓。
步骤 4:确定样品中确定存在的物质
根据实验现象,样品中确定存在Na_2SO_4和Na_2S_2O_3。Na_2SO_3和Na_2CO_3的存在无法确定,因为它们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SO_2和CO_2)可以被Na_2S_2O_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SO_2气体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