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Na2CO3 MgSO4溶液-|||-NaOH H2O 稀H2SO4(NH4)2S O4溶液 稀H2SO4 Na2S2O3溶液-|||-通空气 x调pH 调pH 调pH x 调pH-|||-铬钒渣 → 煅烧 → 浸取 → 沉淀 除硅磷 分离钒 还原 Cr(OH)3-|||-水浸渣 滤渣 滤渣 V2O5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_(7)^2-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CrO)_(4)^2-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 ____ (填化学式)。(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 ____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____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 ____ ;pH>9时,会导致 ____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_(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_(3)^-或(VO)_(4)^3-。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 ____ (填标号)。A.酸性B.碱性C.两性(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_{7}^{2-}$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CrO}_{4}^{2-}$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 ____ (填化学式)。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 ____ 。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____ 。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 ____ ;pH>9时,会导致 ____ 。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_{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_{3}^{-}$或${VO}_{4}^{3-}$。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 ____ (填标号)。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_{7}^{2-}$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CrO}_{4}^{2-}$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 ____ (填化学式)。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 ____ 。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____ 。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 ____ ;pH>9时,会导致 ____ 。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_{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_{3}^{-}$或${VO}_{4}^{3-}$。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 ____ (填标号)。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碱性条件下含铬化合物主要为Na2CrO4,
故答案为:Na2CrO4;
(2)Na2CO3、NaOH作用下高温焙烧,铝、硅、磷的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Na2SiO3(部分以SiO2形式存在)、Na3PO4等,铁的化合物转化为Fe2O3,则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Fe2O3,
故答案为:Fe2O3;
(3)“沉淀”步骤中加入稀硫酸调溶液的pH到弱碱性时NaAlO2转化为Al(OH)3沉淀,可除去Al(OH)3,
故答案为:Al(OH)3;
(4)${PO}_{4}^{3-}$、${SiO}_{3}^{2-}$水解呈碱性,“除硅磷”步骤中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O}_{4}^{3-}$会与H+反应,使c(${PO}_{4}^{3-}$)降低,不能完全MgNH4PO4沉淀,同时${SiO}_{3}^{2-}$会与H+反应生成硅酸胶状沉淀,不利于硅、磷转化为MgSiO3和MgNH4PO4沉淀;pH>9时溶液的碱性增强,沉淀剂中的Mg2+、${NH}_{4}^{+}$分别转化为Mg(OH)2沉淀、NH3•H2O,溶液中c(${NH}_{4}^{+}$)降低,导致不能完全生成MgNH4PO4沉淀,
故答案为:${PO}_{4}^{3-}$与H+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导致MgNH4PO4无法完全沉淀,同时可能产生硅酸胶状沉淀,不宜处理;Mg2+生成Mg(OH)2沉淀,不能形成MgSiO3沉淀,导致产品中混有杂质,同时溶液中c(${NH}_{4}^{+}$)降低,导致MgNH4PO4无法完全沉淀;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_{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_{3}^{-}$或${VO}_{4}^{3-}$,说明V2O5具有两性,
故答案为:C;
(6)酸性条件下Na2CrO4转化为Na2Cr2O7,Cr2${O}_{7}^{2-}$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2O5反应生成Cr3+,离子方程式为3S2${O}_{5}^{2-}$+2Cr2${O}_{7}^{2-}$+10H+═4Cr3++6${SO}_{4}^{2-}$+5H2O,
故答案为:3S2${O}_{5}^{2-}$+2Cr2${O}_{7}^{2-}$+10H+═4Cr3++6${SO}_{4}^{2-}$+5H2O。
故答案为:Na2CrO4;
(2)Na2CO3、NaOH作用下高温焙烧,铝、硅、磷的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Na2SiO3(部分以SiO2形式存在)、Na3PO4等,铁的化合物转化为Fe2O3,则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Fe2O3,
故答案为:Fe2O3;
(3)“沉淀”步骤中加入稀硫酸调溶液的pH到弱碱性时NaAlO2转化为Al(OH)3沉淀,可除去Al(OH)3,
故答案为:Al(OH)3;
(4)${PO}_{4}^{3-}$、${SiO}_{3}^{2-}$水解呈碱性,“除硅磷”步骤中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O}_{4}^{3-}$会与H+反应,使c(${PO}_{4}^{3-}$)降低,不能完全MgNH4PO4沉淀,同时${SiO}_{3}^{2-}$会与H+反应生成硅酸胶状沉淀,不利于硅、磷转化为MgSiO3和MgNH4PO4沉淀;pH>9时溶液的碱性增强,沉淀剂中的Mg2+、${NH}_{4}^{+}$分别转化为Mg(OH)2沉淀、NH3•H2O,溶液中c(${NH}_{4}^{+}$)降低,导致不能完全生成MgNH4PO4沉淀,
故答案为:${PO}_{4}^{3-}$与H+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导致MgNH4PO4无法完全沉淀,同时可能产生硅酸胶状沉淀,不宜处理;Mg2+生成Mg(OH)2沉淀,不能形成MgSiO3沉淀,导致产品中混有杂质,同时溶液中c(${NH}_{4}^{+}$)降低,导致MgNH4PO4无法完全沉淀;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_{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_{3}^{-}$或${VO}_{4}^{3-}$,说明V2O5具有两性,
故答案为:C;
(6)酸性条件下Na2CrO4转化为Na2Cr2O7,Cr2${O}_{7}^{2-}$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2O5反应生成Cr3+,离子方程式为3S2${O}_{5}^{2-}$+2Cr2${O}_{7}^{2-}$+10H+═4Cr3++6${SO}_{4}^{2-}$+5H2O,
故答案为:3S2${O}_{5}^{2-}$+2Cr2${O}_{7}^{2-}$+10H+═4Cr3++6${SO}_{4}^{2-}$+5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