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1:已知甲醇合成塔上压力表的读数150kgf/cm2,这时车间内气压计上的读数为780mmHg。试求合成塔内绝对压力等于多少kPa? 14819kPa例1.2:在通风机吸气管上用U型管压力计测出的压力为300mmHO,这时气压计上的读数750mmHg。 试:(1)求吸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等于多少kPa? 103kPa(2)若吸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不变,而大气压下降至735mmHg,这时U型管压力计的读数等于多少?504mmH2O例1.3: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在容器的不同部位安装有压力计,如图所示。压力表A、C位于大气环境中,B位于室Ⅱ中。设大气压力为97KPa:(1)若压力表B、表C的读数分别为75kPa、0.11MPa,试确定压力表A上的读数及容器两部分内气体的绝对压力;p=35kPa, p=207kPa, p=132kPa(2)若表C为真空计,读数为24kPa,压力表B的读数为36kPa,试问表A是什么表?读数是多少? A为真空计,且p=60kPa例1.4:判断下列过程中哪些是①可逆的②不可逆的③不确定是否可逆的,并扼要说明不可逆的原因。 (1)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是不确定的。(2)对刚性容器内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是不可逆的。(3)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50℃升温到100℃。是不确定的。(4)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无摩擦、不导热的汽缸和活塞中被缓慢压缩。是可逆的。(5)50℃的水流与25℃的水流绝热混合。是不可逆的。例2.1:如图所示,某种气体工质从状态1(p、V)可逆地膨胀到状态2(p、V)。膨胀过程中: (a)工质的压力服从p=a-bV,其中a、b为常数;(b)工质的pV值保持恒定为pV 试:分别求两过程中气体的膨胀功。答案:(a)1-|||-p1-|||-0-|||-k-|||-2 2-|||-1 2;(b)例2.2:如图所示,一定量气体在气缸内体积由0.9m可逆地膨胀到1.4m,过程中气体压力保持定值,且p=0.2MPa,若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2000J,试求:例4.15:试确定下列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n,将过程绘于同一p-v图和T-s图上,并判定过程特性:吸热还是放热?输出功还是耗功?内能增大还是减小?设工质为空气,比热容c1=0.717kJ/(kgK),绝热指数k=1.4。n1=1.325,n1=0.92由于p> p,v< v,且1根据q>0,0<1,在T-s图上得出过程线1-2以及相应在p-v图上的过程线1-2。该过程为吸热、膨胀做功、升温、内能增大过程。1-|||-p1-|||-0-|||-k-|||-2 2-|||-1 2例4.16:某气体循环由下列可逆过程组成:1-2为绝热压缩过程,初温度为T,压缩比ε=(V/V)=8;2-3为定压加热过程,V=2V;3-4为定温膨胀过程,V=V;4-1为定容放热过程。若设气体k=1.4,试:(1)绘出该循环的p-v图及T-s图;(2)计算相同温限的卡诺循环热效率;78.3%(3)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37.6%1-|||-p1-|||-0-|||-k-|||-2 2-|||-1 2例5.1:现有一空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未经冷却的气体温度,流速;排气压力,温度,流速;周围环境温度。试求每kg空气在机内作稳定流动时火用变化值等多少?(按理想气体考虑,空气定压比热容,R=0.287kJ/(kg·K))-137.89 kJ/kg例5.2:一刚性绝热容器用刚性透热壁分成A、B两部分且各储有1kg空气,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00kPa、600kPa和300K、700K,如图所示。通过传热,两侧温度最后相等。设大气温度T=300K,试求该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内能火用损失、物理火用损失)。已知:c=0.717kJ/(kg·K),c=1.004kJ/(kg·K) 37.5kJ例5.3:经过一段管路后,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温度由0.9MPa、50℃降至0.8MPa、45℃,环境温度T1=293K,压力p1=0.1MPa。求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已知空气c2=1.012kJ/(kg·K),R=0.287kJ/(kg·K) 94.45%,10.34kJ/kg例5.4:刚性容器A容积V=3m,内有CO,压力p=0.6MPa,温度t=27℃,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如图。管道中CO作稳定流动,p=2MPa,t=27℃。若将阀门开启,管道则向A充气,直至A中压力达到p=1.8MPa,然后将阀门关闭,这时t=57℃。经足够时间,容器中CO的温度又降至t=27℃,与大气温度t相等。试求整个过程有效能损失。大气压力p=0.1MPa 1924kJ例5.5:现有一换热器,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50K和310K,流量M=2.5kg/min,比热容C=4.40kJ/(kg·K);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98K和390K,比热容C=4.70kJ/(kg·K);环境温度T=298K。试确定冷、热流体的火用变化值、火用损耗以及火用效率等多少?(换热时按定压过程分析)热流体:318.37kJ/min冷流体:-197.81kJ/min火用损失120.56kJ/min火用效率62.13%例5.6:内燃机入口气体参数为温度t=900℃,压力为p=0.85MPa ,流速c=120m/s。在内燃机内绝热膨胀做功后,变为温度t=477℃,压力p=0.1MPa ,流速c=70m/s的废气。取气体比热容c=1.1kJ/(kg·K),气体常数R=0.28kJ/(kg·K),大气温度t=25℃,压力为p=0.1MPa ,试计算:(1)该过程完成的轴功;(2)内燃机入口和出口气体的火用值;(3)理论上该过程能完成的最大轴功;(4)该过程的火用损失。470.10kJ/kg,699.1 kJ/kg,197.1 kJ/kg,502 kJ/kg,31.9 kJ/kg例6.1:某远洋轮采用蒸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该装置以朗肯循环运行。若蒸汽初态为p=6MPa,t=560℃,冷凝器内蒸汽压力p=0.006MPa。(1)求蒸汽在汽轮机出口干度;(2)若不计水泵耗功,求该装置的热效率η;(3)若该装置的功率为10MW,求每小时的耗汽量。x=0.837,42.17%,2.356×10kg/h例6.2:某蒸汽动力设备按一级抽汽回热(混合式)理想循环工作。如图所示,已知新蒸汽参数p=5MPa,t=430℃,汽轮机排汽压力p=0.006MPa,抽汽压力p=1MPa,忽略泵功,试求: ①定性画出循环的T-s图;②抽汽系数α;③循环吸热量q,放热量q及输出净功w; ④循环热效率;⑤相应朗肯循环的热效率。0.226,2507.8 kJ/kg,1492.2 kJ/kg,1015.6 kJ/kg,40.5%,38.2%例6.3:某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压缩机的增压比为5,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30℃,离开冷藏室的温度为-10℃。试计算循环制冷系数ε,循环比吸热量q和循环比耗功量w。制冷系数1.713,吸热量71.98kJ/kg,耗功量42.02kJ/kg例6.4:某氨(NH)蒸气压缩理想的制冷循环如图1-2-3-4-5-1所示,蒸发器中的温度t=-20℃,冷凝器中的温度为t=20℃。已知制冷量Q=100000kJ/h,制冷剂参数:求:(1)该制冷循环氨的质量流量q;(2)压缩机的功率;(3)循环的制冷系数;(4)若该制冷量用于将水从20℃制成0℃的冰,且水的比热容c为4.168kJ/(kgK),冰的熔解热r为333kJ/kg,每小时所产生的冰量。0.0243kg/s,5.178kW,5.368,240.2kg/h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 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 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例1.1:已知甲醇合成塔上压力表的读数150kgf/cm2,这时车间内气压计上的读数为780mmHg。试求合成塔内绝对压力等于多少kPa? 14819kPa
例1.2:在通风机吸气管上用U型管压力计测出的压力为300mmHO,这时气压计上的读数750mmHg。 试:(1)求吸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等于多少kPa? 103kPa
(2)若吸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不变,而大气压下降至735mmHg,这时U型管压力计的读数等于多少?504mmH2O
例1.3: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在容器的不同部位安装有压力计,如图所示。压力表A、C位于大气环境中,B位于室Ⅱ中。设大气压力为97KPa:
(1)若压力表B、表C的读数分别为75kPa、0.11MPa,试确定压力表A上的读数及容器两部分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p=35kPa, p=207kPa, p=132kPa
(2)若表C为真空计,读数为24kPa,压力表B的读数为36kPa,试问表A是什么表?读数是多少? A为真空计,且p=60kPa
例1.4:判断下列过程中哪些是①可逆的②不可逆的③不确定是否可逆的,并扼要说明不可逆的原因。 (1)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是不确定的。
(2)对刚性容器内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是不可逆的。
(3)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50℃升温到100℃。是不确定的。
(4)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无摩擦、不导热的汽缸和活塞中被缓慢压缩。是可逆的。
(5)50℃的水流与25℃的水流绝热混合。是不可逆的。
例2.1:如图所示,某种气体工质从状态1(p、V)可逆地膨胀到状态2(p、V)。膨胀过程中: (a)工质的压力服从p=a-bV,其中a、b为常数;
(b)工质的pV值保持恒定为pV 试:分别求两过程中气体的膨胀功。
答案:(a) ;(b)
;(b)
例2.2:如图所示,一定量气体在气缸内体积由0.9m可逆地膨胀到1.4m,过程中气体压力保持定值,且p=0.2MPa,若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2000J,试求:
例4.15:试确定下列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n,将过程绘于同一p-v图和T-s图上,并判定过程特性:吸热还是放热?输出功还是耗功?内能增大还是减小?设工质为空气,比热容c1=0.717kJ/(kgK),绝热指数k=1.4。
n1=1.325,n1=0.92
由于p> p,v< v,且1
根据q>0,0

例4.16:某气体循环由下列可逆过程组成:1-2为绝热压缩过程,初温度为T,压缩比ε=(V/V)=8;2-3为定压加热过程,V=2V;3-4为定温膨胀过程,V=V;4-1为定容放热过程。若设气体k=1.4,试:
(1)绘出该循环的p-v图及T-s图;
(2)计算相同温限的卡诺循环热效率;78.3%
(3)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37.6%
 例5.1:现有一空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未经冷却的气体温度,流速;排气压力,温度,流速;周围环境温度。试求每kg空气在机内作稳定流动时火用变化值等多少?(按理想气体考虑,空气定压比热容,R=0.287kJ/(kg·K))-137.89 kJ/kg
例5.1:现有一空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未经冷却的气体温度,流速;排气压力,温度,流速;周围环境温度。试求每kg空气在机内作稳定流动时火用变化值等多少?(按理想气体考虑,空气定压比热容,R=0.287kJ/(kg·K))-137.89 kJ/kg
例5.2:一刚性绝热容器用刚性透热壁分成A、B两部分且各储有1kg空气,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00kPa、600kPa和300K、700K,如图所示。通过传热,两侧温度最后相等。设大气温度T=300K,试求该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内能火用损失、物理火用损失)。已知:c=0.717kJ/(kg·K),c=1.004kJ/(kg·K) 37.5kJ
例5.3:经过一段管路后,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温度由0.9MPa、50℃降至0.8MPa、45℃,环境温度T1=293K,压力p1=0.1MPa。求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已知空气c2=1.012kJ/(kg·K),R=0.287kJ/(kg·K) 94.45%,10.34kJ/kg
例5.4:刚性容器A容积V=3m,内有CO,压力p=0.6MPa,温度t=27℃,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如图。管道中CO作稳定流动,p=2MPa,t=27℃。若将阀门开启,管道则向A充气,直至A中压力达到p=1.8MPa,然后将阀门关闭,这时t=57℃。经足够时间,容器中CO的温度又降至t=27℃,与大气温度t相等。试求整个过程有效能损失。大气压力p=0.1MPa 1924kJ
例5.5:现有一换热器,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50K和310K,流量M=2.5kg/min,比热容C=4.40kJ/(kg·K);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98K和390K,比热容C=4.70kJ/(kg·K);环境温度T=298K。试确定冷、热流体的火用变化值、火用损耗以及火用效率等多少?(换热时按定压过程分析)
热流体:318.37kJ/min
冷流体:-197.81kJ/min
火用损失120.56kJ/min
火用效率62.13%
例5.6:内燃机入口气体参数为温度t=900℃,压力为p=0.85MPa ,流速c=120m/s。在内燃机内绝热膨胀做功后,变为温度t=477℃,压力p=0.1MPa ,流速c=70m/s的废气。取气体比热容c=1.1kJ/(kg·K),气体常数R=0.28kJ/(kg·K),大气温度t=25℃,压力为p=0.1MPa ,试计算:(1)该过程完成的轴功;(2)内燃机入口和出口气体的火用值;(3)理论上该过程能完成的最大轴功;(4)该过程的火用损失。
470.10kJ/kg,699.1 kJ/kg,197.1 kJ/kg,502 kJ/kg,31.9 kJ/kg
例6.1:某远洋轮采用蒸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该装置以朗肯循环运行。若蒸汽初态为p=6MPa,t=560℃,冷凝器内蒸汽压力p=0.006MPa。(1)求蒸汽在汽轮机出口干度;(2)若不计水泵耗功,求该装置的热效率η;(3)若该装置的功率为10MW,求每小时的耗汽量。
x=0.837,42.17%,2.356×10kg/h
例6.2:某蒸汽动力设备按一级抽汽回热(混合式)理想循环工作。如图所示,已知新蒸汽参数p=5MPa,t=430℃,汽轮机排汽压力p=0.006MPa,抽汽压力p=1MPa,忽略泵功,试求: ①定性画出循环的T-s图;②抽汽系数α;③循环吸热量q,放热量q及输出净功w; ④循环热效率;⑤相应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0.226,2507.8 kJ/kg,1492.2 kJ/kg,1015.6 kJ/kg,40.5%,38.2%
例6.3:某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压缩机的增压比为5,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30℃,离开冷藏室的温度为-10℃。试计算循环制冷系数ε,循环比吸热量q和循环比耗功量w。
制冷系数1.713,吸热量71.98kJ/kg,耗功量42.02kJ/kg
例6.4:某氨(NH)蒸气压缩理想的制冷循环如图1-2-3-4-5-1所示,蒸发器中的温度t=-20℃,冷凝器中的温度为t=20℃。已知制冷量Q=100000kJ/h,制冷剂参数:
求:(1)该制冷循环氨的质量流量q;(2)压缩机的功率;(3)循环的制冷系数;(4)若该制冷量用于将水从20℃制成0℃的冰,且水的比热容c为4.168kJ/(kgK),冰的熔解热r为333kJ/kg,每小时所产生的冰量。
0.0243kg/s,5.178kW,5.368,240.2kg/h
下午13:00—17:00
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1.2打卡制度
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
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 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B. 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题目解答
答案
答h:i能 gk
g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