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O-|||-(1)C(H)_(3)CC(H)_(2)C(H)_(3)-|||- O-|||-(2)C(H)_(3)CC(H)_(2)CC(H)_(3)-|||-(3)C(H)_(3)CC(H)_(2)COO(C)_(2)(H)_(5)-|||-0 0-|||-(4)C(H)_(3)CCHCC(H)_(3)-|||-(H)_(3)-|||--|||-(5) (H)_(3)CCHCOO(C)_(2)(H)_(5)-|||-(H)_(3)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的稳定性比较,关键在于分析各化合物中烯醇式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解题核心思路:
- 共轭效应:烯醇式中的双键若能与吸电子基团(如羰基、酯基等)形成共轭,可显著提高稳定性。
- 环状结构:环状烯醇式(如五元环)因共轭效应强、空间位阻小,稳定性更高。
- 吸电子基团:邻近的吸电子基团(如酯基)可通过共轭或电效应稳定烯醇式。
破题关键点:
- 环状共轭系统(如题干中第(4)的五元环)是最高优先级因素。
- 共轭链长度:双键与多个吸电子基团共轭时,稳定性增强。
- 吸电子基团数量:多个吸电子基团协同作用进一步稳定烯醇式。
(4)CH3C(O)CHC(O)CH3
环状共轭:脱质子后形成五元环状烯醇式,双键与两侧羰基共轭,稳定性极强。
(5)CH3C(O)CHCOOC2H5COCH3
多重共轭与吸电子基:双键与酯基(COOC2H5)和羰基共轭,同时邻近的羰基进一步增强共轭效应。
(2)CH3C(O)CH2C(O)CH3
双羰基共轭:双键位于两个羰基之间,形成共轭链,但中间CH2导致共轭长度有限。
(3)CH3C(O)CH2COOC2H5
酯基吸电子效应:双键与酯基的羰基共轭,吸电子基团稳定烯醇式,但共轭链较短。
(1)CH3C(O)CH2CH3
无特殊稳定因素:无共轭或吸电子基团,烯醇式最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