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4.什么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与数学上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差别是什么?-|||-5.我国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20°30`,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6.测量工作应遵守哪些原则?

题目解答
答案
你的每个回答都是帮助,马上参与。
修改您的问题。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修改您的问题。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解析
步骤 1:定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用于地理测量的坐标系统,它将地球表面的曲面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进行平面测量和计算。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常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x轴),赤道为横轴(y轴),并且坐标原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上。
步骤 2:定义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在数学中广泛使用的坐标系统,它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轴(x轴和y轴)组成,通常用于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点通常位于两个轴的交点上,且x轴和y轴的方向通常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方向相反。
步骤 3:比较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坐标轴方向和原点位置。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通常指向北,y轴指向东,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x轴通常指向右,y轴指向上。此外,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上,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通常位于两个轴的交点上。
步骤 4:计算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对于我国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20°30',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 6°带的带号计算公式为:带号 = floor((经度 + 3) / 6) + 1
- 3°带的带号计算公式为:带号 = floor((经度 + 1.5) / 3) + 1
- 中央子午线经度计算公式为:中央子午线经度 = 带号 * 带宽 - 带宽 / 2
- 对于6°带,带宽为6°;对于3°带,带宽为3°。
步骤 5:计算结果
- 6°带的带号 = floor((120.5 + 3) / 6) + 1 = 21
- 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 21 * 6 - 6 / 2 = 123°
- 3°带的带号 = floor((120.5 + 1.5) / 3) + 1 = 41
- 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 41 * 3 - 3 / 2 = 121.5°
步骤 6:测量工作应遵守的原则
测量工作应遵守的原则包括: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这些原则确保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用于地理测量的坐标系统,它将地球表面的曲面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进行平面测量和计算。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常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x轴),赤道为横轴(y轴),并且坐标原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上。
步骤 2:定义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在数学中广泛使用的坐标系统,它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轴(x轴和y轴)组成,通常用于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点通常位于两个轴的交点上,且x轴和y轴的方向通常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方向相反。
步骤 3:比较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坐标轴方向和原点位置。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通常指向北,y轴指向东,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x轴通常指向右,y轴指向上。此外,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上,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通常位于两个轴的交点上。
步骤 4:计算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对于我国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20°30',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 6°带的带号计算公式为:带号 = floor((经度 + 3) / 6) + 1
- 3°带的带号计算公式为:带号 = floor((经度 + 1.5) / 3) + 1
- 中央子午线经度计算公式为:中央子午线经度 = 带号 * 带宽 - 带宽 / 2
- 对于6°带,带宽为6°;对于3°带,带宽为3°。
步骤 5:计算结果
- 6°带的带号 = floor((120.5 + 3) / 6) + 1 = 21
- 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 21 * 6 - 6 / 2 = 123°
- 3°带的带号 = floor((120.5 + 1.5) / 3) + 1 = 41
- 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 41 * 3 - 3 / 2 = 121.5°
步骤 6:测量工作应遵守的原则
测量工作应遵守的原则包括: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这些原则确保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