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write-homewrite-home-active首页
  • icon-chaticon-chat-activeAI 智能助手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首页
/
建筑
题目

-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_(s)=20kN/(m)^3 ;(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_(s)=20kN/(m)^3;(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_(s)=20kN/(m)^3)。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_(s)=20kN/(m)^3,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 (1)地基开挖深1m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_(s)=20kN/(m)^3 得:_(s)=20kN/(m)^3≤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埋深 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_(s)=20kN/(m)^3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_(s)=20kN/(m)^3。[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因为埋深大于d=1m>0.5m,故还需对_(s)=20kN/(m)^3进行修正。查表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_(s)=20kN/(m)^3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_(s)=20kN/(m)^3,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地基土为粉质粘土,,,。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解] 因为基础埋深d=1.2m>0.5m故需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查表2-5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_(s)=20kN/(m)^3此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代入式2-20得条形基础宽度:_(s)=20kN/(m)^3m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所以按二皮一收砌法的基础截面如图所示: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_(s)=20kN/(m)^3,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解] 因为基础埋深d=1.0m>0.5m故需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持力层为中砂,查表2-5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柱下独立基础代入公式2-19,基础底面边长:m取基底边长为1.9m。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_(s)=20kN/(m)^3。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_(s)=20kN/(m)^3,_(s)=20kN/(m)^3,,;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6m,,;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埋深考虑到第二层不宜作为持力层并结合“宽基浅埋”的设计原则,确定第一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其下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故可按最小埋深条件确定基础埋深d=0.5m。。(2)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因为d=0.5m故不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埋深修正,即:=130kPa。砖下条形基础代入公式2-20得基础宽度_(s)=20kN/(m)^3m取=1.3m<3m,故无需再进行宽度修正。(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由, m0.5,查表2-7得。_(s)=20kN/(m)^3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为:_(s)=20kN/(m)^3_(s)=20kN/(m)^3(可以)(4)基础设计依题意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C20混凝土,_(s)=20kN/(m)^3,钢筋用HPB235级,_(s)=20kN/(m)^3。 基础埋深为0.5m荷载设计值_(s)=20kN/(m)^3基底净反力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_(s)=20kN/(m)^3m基础有效高度取基础高度_(s)=20kN/(m)^3mm,_(s)=20kN/(m)^3 mm(mm)。_(s)=20kN/(m)^3_(s)=20kN/(m)^3配钢筋,,垫层用C10混凝土。2-7 一钢筋混凝土内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_(s)=20kN/(m)^3。自地表起的土层情况为:素填土,松散,厚度1.0m,;细砂,厚度2.6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粘土,硬塑,厚度较大。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6m处。试确定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并设计基础截面及配筋。[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根据承载力条件,及最小埋深的限制,综合“宽基浅埋”的设计原则,选择细沙层作为持力层(素填土层厚度太小,且承载力低;硬塑粘土层埋深太大不宜作持力层)(2)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基础尽量浅埋的原则,并尽量避开潜水层,可取埋深_(s)=20kN/(m)^3=1.0m。查表2-5,得细砂的_(s)=20kN/(m)^3=3.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_(s)=20kN/(m)^3(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_(s)=20kN/(m)^3m取m。(4)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5)确定基础高度采用C20混凝土,_(s)=20kN/(m)^3,钢筋用HPB235级,。取基础高度mm, mm。因m<b=1.7m,故按式(2-57)作冲切验算如下:_(s)=20kN/(m)^3(可以)(6)确定底板配筋。本基础为方形基础,故可取_(s)=20kN/(m)^3_(s)=20kN/(m)^3配钢筋双向,。2-8 同上题,但基础底面形心处还作用有弯矩_(s)=20kN/(m)^3。取基底长宽比为1.5,试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设计基础截面及配筋。[解] 可取基础埋深为1.0m,由上题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考虑到荷载偏心作用,可将轴心荷载下所得到的基底面积之增大30%得初选基底面积:取边长比n=1.5得基础宽度:_(s)=20kN/(m)^3m,取_(s)=20kN/(m)^3m。_(s)=20kN/(m)^3m_(s)=20kN/(m)^3验算偏心距:_(s)=20kN/(m)^3(可以)_(s)=20kN/(m)^3(可以)(2)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_(s)=20kN/(m)^3_(s)=20kN/(m)^3平行于基础短边的柱边Ⅰ-Ⅰ截面的净反力:_(s)=20kN/(m)^3(3)确定基础高度采用C20混凝土,_(s)=20kN/(m)^3,钢筋用HPB235级,。取基础高度mm, mm。因_(s)=20kN/(m)^3,故按式(2-57)作冲切验算如下(以取代式中的):(可以)(4)确定底板配筋对柱边Ⅰ-Ⅰ截面,按式(2-65)计算弯矩:_(s)=20kN/(m)^3配钢筋,,平行于基底长边布置。_(s)=20kN/(m)^3_(s)=20kN/(m)^3按构造要求配筋_(s)=20kN/(m)^3,,平行于基底短边布置。如图所示3-4 以倒梁法计算例题3-1中的条形基础内力。[解] (1)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肋梁弯矩沿基础纵向的地基净反力为:_(s)=20kN/(m)^3边跨固端弯矩为:_(s)=20kN/(m)^3中跨固端弯矩为:_(s)=20kN/(m)^31截面(左边)伸出端弯矩:(2)肋梁剪力计算1截面左边的剪力为:_(s)=20kN/(m)^3计算1截面的支座反力_(s)=20kN/(m)^31截面右边的剪力:取23段作为脱离体:按跨中剪力为;零的条件来求跨中最大负弯矩:_(s)=20kN/(m)^323段对称,最大负弯矩在中间截面: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作出条形基础的弯矩图和剪力图683.2344 344_(s)=20kN/(m)^3188.2 188.2238.2 238.2弯矩图M(kN·m)1011 10111018.8 1162.5_(s)=20kN/(m)^3376.5 675.4剪力图V(kN)376.5675.4 1162.5 1018.8补充题:设一箱形基础置于粘性土(_(s)=20kN/(m)^3)地基上,其横剖面上部结构及上部结构荷重如图,上部结构总重为48480KN,箱形基础自重为18000KN,箱形基础及设备层采用C20混凝土,上部结构梁、柱采用C30混凝土,框架柱0.5m×0.5m,框架梁0.25m×0.60m,求矩形基础纵向跨中的整体弯矩。[解] (1)箱型基础内力计算,按纵向整体弯曲计算,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_(s)=20kN/(m)^3_(s)=20kN/(m)^3(2)计算箱型基础刚度_(s)=20kN/(m)^3箱型基础横截面惯性矩箱基刚度(3)上层结构折算刚度纵向连续钢筋混凝土墙的截面惯性矩各层上下柱的截面惯性矩各层纵梁的截面惯性矩各层上下柱、纵梁的线刚度_(s)=20kN/(m)^3 上部结构折算刚度(4)箱型基础所承担的整体弯矩_(s)=20kN/(m)^3(取)3-1(a)强柱弱梁 弱柱强梁 基础受约束较小,趋于自由变形,整体变形。 相当于叠合在一起,弯矩方向基础受到梁的约束地基反力_(s)=20kN/(m)^3 弯矩中部较大 弯矩较均匀_(s)=20kN/(m)^3 (b) 框架刚度大 基础刚度大_(s)=20kN/(m)^3 反力均匀 反力不均匀_(s)=20kN/(m)^3 弯矩均匀 弯矩中部大_(s)=20kN/(m)^3 _(s)=20kN/(m)^3(c) 中柱下压缩大 边柱压缩大_(s)=20kN/(m)^3反力较均匀 反力中间大两边小_(s)=20kN/(m)^3 基础弯矩中部大 弯矩较均匀 (d)高压缩地基 土反力不均匀 低压缩地基 土反力均匀 弯矩中部大 弯矩均匀_(s)=20kN/(m)^3 _(s)=20kN/(m)^3P115页3-4 以倒梁法计算例题3-1中条形基础内力。

-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 ;(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

[解] (1)地基开挖深1m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时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 得:

≤4.8m ;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埋深 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

因为埋深大于d=1m>0.5m,故还需对进行修正。查表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地基土为粉质粘土,,,。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 因为基础埋深d=1.2m>0.5m故需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查表2-5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此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代入式2-20得条形基础宽度:

m

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

所以按二皮一收砌法的基础截面如图所示:

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 因为基础埋深d=1.0m>0.5m故需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持力层为中砂,查表2-5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柱下独立基础代入公式2-19,基础底面边长:

m

取基底边长为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6m,,;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埋深

考虑到第二层不宜作为持力层并结合“宽基浅埋”的设计原则,确定第一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其下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故可按最小埋深条件确定基础埋深d=0.5m。。

(2)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因为d=0.5m故不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埋深修正,即:

=130kPa。

砖下条形基础代入公式2-20得基础宽度

m

取=1.3m<3m,故无需再进行宽度修正。

(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由, m0.5,查表2-7得。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为:

(可以)

(4)基础设计

依题意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C20混凝土,,钢筋用HPB235级,。 基础埋深为0.5m

荷载设计值

基底净反力

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

m

基础有效高度

取基础高度mm, mm(mm)。

配钢筋,,垫层用C10混凝土。

2-7 一钢筋混凝土内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自地表起的土层情况为:素填土,松散,厚度1.0m,;细砂,厚度2.6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粘土,硬塑,厚度较大。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6m处。试确定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并设计基础截面及配筋。

[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

根据承载力条件,及最小埋深的限制,综合“宽基浅埋”的设计原则,选择细沙层作为持力层(素填土层厚度太小,且承载力低;硬塑粘土层埋深太大不宜作持力层)

(2)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基础尽量浅埋的原则,并尽量避开潜水层,可取埋深=1.0m。查表2-5,得细砂的

=3.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m

取m。

(4)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5)确定基础高度

采用C20混凝土,,钢筋用HPB235级,。取基础高度mm, mm。因m<b=1.7m,故按式(2-57)作冲切验算如下:

(可以)

(6)确定底板配筋。本基础为方形基础,故可取

配钢筋双向,。

2-8 同上题,但基础底面形心处还作用有弯矩。取基底长宽比为1.5,试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设计基础截面及配筋。

[解] 可取基础埋深为1.0m,由上题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考虑到荷载偏心作用,可将轴心荷载下所得到的基底面积之增大30%得初选基底面积:

取边长比n=1.5得基础宽度:

m,取m。

m

验算偏心距:

(可以)

(可以)

(2)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平行于基础短边的柱边Ⅰ-Ⅰ截面的净反力:

(3)确定基础高度

采用C20混凝土,,钢筋用HPB235级,。取基础高度mm, mm。

因,故按式(2-57)作冲切验算如下(以取代式中的):

(可以)

(4)确定底板配筋

对柱边Ⅰ-Ⅰ截面,按式(2-65)计算弯矩:

配钢筋,,平行于基底长边布置。

按构造要求配筋,,平行于基底短边布置。

如图所示

3-4 以倒梁法计算例题3-1中的条形基础内力。

[解] (1)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肋梁弯矩

沿基础纵向的地基净反力为:

边跨固端弯矩为:

中跨固端弯矩为:

1截面(左边)伸出端弯矩:

(2)肋梁剪力计算

1截面左边的剪力为:

计算1截面的支座反力

1截面右边的剪力:

取23段作为脱离体:

按跨中剪力为;零的条件来求跨中最大负弯矩:

23段对称,最大负弯矩在中间截面: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作出条形基础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683.2

344 344

188.2 188.2

238.2 238.2

弯矩图M(kN·m)

1011 1011

1018.8 1162.5

376.5 675.4

剪力图V(kN)

376.5

675.4 1162.5 1018.8

补充题:设一箱形基础置于粘性土()地基上,其横剖面上部结构及上部结构荷重如图,上部结构总重为48480KN,箱形基础自重为18000KN,箱形基础及设备层采用C20混凝土,上部结构梁、柱采用C30混凝土,框架柱0.5m×0.5m,框架梁0.25m×0.60m,求矩形基础纵向跨中的整体弯矩。

[解] (1)箱型基础内力计算,按纵向整体弯曲计算,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

(2)计算箱型基础刚度

箱型基础横截面惯性矩

箱基刚度

(3)上层结构折算刚度

纵向连续钢筋混凝土墙的截面惯性矩

各层上下柱的截面惯性矩

各层纵梁的截面惯性矩

各层上下柱、纵梁的线刚度

上部结构折算刚度

(4)箱型基础所承担的整体弯矩(取)

3-1

(a)强柱弱梁 弱柱强梁

基础受约束较小,趋于自由变形,整体变形。 相当于叠合在一起,弯矩方向基础受到梁的约束

地基反力

弯矩中部较大 弯矩较均匀

(b) 框架刚度大 基础刚度大

反力均匀 反力不均匀

弯矩均匀 弯矩中部大

(c) 中柱下压缩大 边柱压缩大

反力较均匀 反力中间大两边小

基础弯矩中部大 弯矩较均匀

(d)高压缩地基 土反力不均匀 低压缩地基 土反力均匀

弯矩中部大 弯矩均匀

P115页

3-4 以倒梁法计算例题3-1中条形基础内力。

题目解答

答案

弯矩和剪力图。

单位:KN.m

单位:KN

P180 第4章 习题答案

4-1 桩端支撑在中等风化的硬质岩石上,为端承桩。忽略侧阻影响,则桩所受轴力均匀,等于桩顶传来竖向压力值800KN .

桩的沉降量即等于桩发生的弹性压缩变形(单位都统一换算成 N,mm)

S=

4-2 此题练习使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规范经验公式

承台埋深1.0m ,桩端进入中密中砂为1.0 m, 则桩长为(3+6+1)—1=9m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95.7KN

4-3 此题练习应用分配桩顶荷载计算公式

(1) 确定承台埋深。 根据题意,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度1.0m ,此土层强度低,变形大,埋深大于等于此土层厚度。埋深确定为1m ,满足规范最小埋深0.5m 要求。

(2) 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初步确定桩进入粉质粘土层1m ,计算桩承载力。如不满足则再增加桩长,直到满足。

如开始就取很长桩长,承载力很大,则会造成较大浪费。

去掉承台埋深1m,则桩长为6.5+1=7.5m

(3)初步选定桩数,确定承台尺寸,布桩。

桩数 ,取6根。

桩距

按照常规经验,桩距一般3~4倍范围内。此题可以在这个范围调整桩距,建议取整数,例如1.1m ,1.2m等,这样便于施工。

如果只是按照书中例题步骤模仿做题,则取桩距1.05m

承台边长m

实际这是最低限要求,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如取,。

布桩如图所示。

有些同学一开始桩取的很长,如大于12m ,则桩数就少,4根。如果按照上述步骤生硬计算,很可能布桩错位,如计算a时,公式不加区分代入1.05,就是错误。这个应该代入1.05/2=0.525m ,可以取整数0.6,则桩距1.2m。

(3)计算桩顶部荷载。

根据题意,所有荷载传至设计地面。切勿生硬模仿书中例题,书中例题告知荷载传至承台顶面。一般设计,如果没有明确说明传至承台顶面,一般上部荷载的计算位置在设计地面。

=

单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关问题

  • [单选] 室外消火栓按其安装形式可分为()。A. 地上式和地下式B. 承插式和法兰式C. 单栓式和双栓式D. 普通式与特殊式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费用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A. 投资目标B. 成本目标C. 概算目标D. 预算目标

  • 79潮汐车道自适应调配不包括人工手动调整车道。1分A. 正确B. 错误

  • 消防水带的长度一般为()A. 10mB. 15mC. 20mD. 25m

  • 中国古建筑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独一无二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充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A. 正确B. 错误

  • 因历史原因,学校未进行变更或未办理相应产权证书,导致房产证等产权证书名称与现校名不一致,数据填报时()。A. 按原产权证书面积的一半计算B. 不能计算该部分面积C. 填写的是原建设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产权证书中的校舍建筑名称及面积,不影响相应面积的计算和审核,原则上可按实际面积计算D. 需重新办理产权证书后再计算面积

  • 7、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一般适用于()等场所。办公楼的厅堂吸烟室书库计算机房档案库

  • 消防栓的水带长度一般为()A. 10米B. 15米C. 20米D. 25米

  • 下面哪一个是六西格玛设计[1]方法论( )。A.DMAICB.SPCC.IDDOVD.FMEA

  • 作业人员饮少量酒后( )进入施工现场作业。A. 不可以B. 可以

  •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 )小时。A. 0.5B. 1C. 1.5D. 2

  • ★7。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A. 木构架结构B. 斗拱C. 琉璃瓦D. 哥特式尖顶

  • 如下图所示。某现浇花篮梁共20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025,梁垫尺寸为800mm×240mm×240mm。人工、材料、机械单价根据价目表计算,管理费率为5.1%,利润率为3.2%。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钢筋工程量及其综合单价。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A-|||-120 250 120-|||-③-|||-⑥-|||-④-|||-__ ⑤-|||-8-|||-120 5500 ⊥120-|||-③2ϕ12 ②-|||-⑥ 96.5 ①-|||-④2ϕ6.5 50 T @200 750-|||-鄙 看-|||-②1ϕ25 ⑤-|||-ϕ6.5-|||-①2φ25 @200

  • 城市数字化转型产,建筑物的数字画像包括以下哪些信息A. 经纬度坐标B. 公司数量与经营状况C. 物业管理的停车位使用情况D. 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类型

  • 7.(0.4分)【判断题】16PF施测时的时间限制是40分钟。A. 正确B. 错误

  • 底孔导流能够用于全段围堰法导流。? 正确错误

  • 防火卷帘应具有 ()的功能。A. 自动控制B. 手动控制C. 机械控制D. 控制

  • 在该区域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的建筑之一是( )A. 金字塔B. 埃菲尔铁塔C. 自由女神像D. 泰姬陵

  •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典型布局是:()A. 中轴线对称B. 环绕式C. 自由式D. 开放式

  • 高差的计算方法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正确错误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