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6分)地理实践融五育-|||-1934年12月初,中央红军翻越长征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它在地图上叫越城岭,归属南岭,地处湘桂交界处。这-|||-里悬崖峭壁,翻越艰险。某中学拟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学活-|||-动,分三路翻越老山界。读图8,回答问题。-|||-71 △小峰······微学路线-|||-1500 △越-|||-1.600-|||-城 ①-|||-②-|||-岭-|||-猫儿山2141 ③-|||-1900-|||-1800-|||-1700-|||-1600-|||--1400 1500-|||-1300 400-|||-1200 1300-|||-(1)越城岭为 __ 走向,给红军西行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2)图中①②③研学路线中,行进较轻松的是 __ 路线。-|||-(3)登山需克服坠入山崖、蚊虫叮咬、寒冷失温、高寒缺氧等障-|||-碍。此季节,红军翻越越城岭时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山脉走向判断、地形图判读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分析能力。
- 解题核心:
- 第(1)题:通过南岭的地理特征判断山脉走向;
- 第(2)题: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行进路线难度;
- 第(3)题:联系季节与地形特点分析实际困难。
- 关键点:山脉走向与地形图判读需结合地理基础知识;障碍分析需注意季节(12月)与地形(悬崖、高海拔)的双重影响。
第(1)题
南岭的主体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而越城岭作为南岭的一部分,其走向自然继承这一特征。因此,红军西行时会受到山脉天然屏障的阻隔。
第(2)题
观察等高线疏密
- 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平缓,行进难度低。路线②等高线最疏,说明地势起伏最小,行进最轻松。
第(3)题
季节与地形分析
- 坠入山崖:越城岭悬崖峭壁,地形险峻;
- 寒冷失温:12月属冬季,山区气温低,红军装备简陋;
- 排除其他选项:冬季蚊虫活动减少,海拔未达极高山地(如青藏高原),故蚊虫叮咬、高寒缺氧可能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