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43分)8.这十年,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民族伟大复兴。这主要体现了党的_________。(单选题)(3分)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信息如下:会议主要贡献(摘要)2012十八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7十九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22二十大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12年以来的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居第12位,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由1.8万件增加至6.95万件;我国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5万家达到了33万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1)上述日积月累的实绩,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______。(多选题,4分)A.从量的积累逐步迈向质的飞跃B.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C.足以支撑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D.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2)小李同学认为: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离不开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评其观点。(10分)(链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们能够以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对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9.这十年,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意味着我们在走_____。(单选题)(3分)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C.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10.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_________。(单选题)(3分)A. 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认识对象,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对事物发展趋势前景作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 C. 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1.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是________。(单选题)(3分)A. 调低个税起征点,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 B.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C.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全球发展的主导者 12.这十年,我国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得以深入推进。这告诉我们,推进科学立法要_________。(多选题)(4分)A. 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 B. 健全沟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 C. 坚持集思广益,提高立法质量 D. 完善立法体制,明确权利义务 13.2022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但当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的国家职能。(单选题)(3分)A. 维护国家稳定 B. 促进社会发展 C. 保卫国家安全 14.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摆在突出位置,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等4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我国______。(单选题)(3分)A. 政府积极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打牢高新技术产业基础 B.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大力加强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弥补市场缺陷 1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______。(单选题)(3分) A.制度化决系列重大问题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C.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16.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继出台,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规划两纲要”的密集出台,______ 。(多选题)(4分)A. 充分表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B. 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 C. 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有了明确具体路径 D. 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全面完成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43分)
8.这十年,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民族伟大复兴。这主要体现了党的_________。(单选题)(3分)
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信息如下:
会议 | 主要贡献(摘要) |
2012十八大 |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2017十九大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2022二十大 |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
2012年以来的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居第12位,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由1.8万件增加至6.95万件;我国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5万家达到了33万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
(1)上述日积月累的实绩,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______。(多选题,4分)
A.从量的积累逐步迈向质的飞跃
B.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C.足以支撑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D.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2)小李同学认为: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离不开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评其观点。(10分)
(链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们能够以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对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9.这十年,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意味着我们在走_____。(单选题)(3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C.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10.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_________。(单选题)(3分)
A. 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认识对象,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对事物发展趋势前景作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
C. 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1.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是________。(单选题)(3分)
A. 调低个税起征点,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
B.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C.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全球发展的主导者
12.这十年,我国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得以深入推进。这告诉我们,推进科学立法要_________。(多选题)(4分)
A. 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
B. 健全沟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
C. 坚持集思广益,提高立法质量
D. 完善立法体制,明确权利义务
13.2022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但当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的国家职能。(单选题)(3分)
A. 维护国家稳定
B. 促进社会发展
C. 保卫国家安全
14.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摆在突出位置,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等4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我国______。(单选题)(3分)
A. 政府积极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打牢高新技术产业基础
B.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大力加强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弥补市场缺陷
1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______。(单选题)(3分)
A.制度化决系列重大问题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C.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16.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继出台,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规划两纲要”的密集出台,______ 。(多选题)(4分)
A. 充分表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B. 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
C. 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有了明确具体路径
D. 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全面完成
题目解答
答案
8.A
9.A
10.C
11.B
12.BC
13. B
14.A
15.C
16.ABC
17.(1)ABD(4分)
(2)小李同学认为: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离不开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评其观点。
党中央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党和国家根据发展实际对我国创新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正确的意识。在该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这正是我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