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夏某,男性,12岁。突发寒战、高热、呕吐3h,急诊人院。检查:精神极度萎靡,全身皮肤多处瘀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脉搏细速,血压:80/45mmHg,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25×10 9 /L,中性粒细胞占90%。脑脊液涂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诊断:流脑、感染性休克,立即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还应采取下列何药治疗为宜A. 肾上腺素B. 普萘洛尔C. 山莨菪碱D. 东莨菪碱E. 去甲肾上腺素
【单选题】夏某,男性,12岁。突发寒战、高热、呕吐3h,急诊人院。检查:精神极度萎靡,全身皮肤多处瘀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脉搏细速,血压:80/45mmHg,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25×10 9 /L,中性粒细胞占90%。脑脊液涂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诊断:流脑、感染性休克,立即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还应采取下列何药治疗为宜
A. 肾上腺素
B. 普萘洛尔
C. 山莨菪碱
D. 东莨菪碱
E. 去甲肾上腺素
题目解答
答案
C. 山莨菪碱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流脑的临床表现及休克病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解题核心思路: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关键在于改善微循环障碍。需选择能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小血管、增加组织灌注的药物。山莨菪碱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对血管的痉挛作用,改善微循环,是感染性休克的常用药物。
破题关键点:
- 明确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微循环障碍为主)。
- 掌握各选项药物的作用机制:
- 山莨菪碱: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 东莨菪碱:中枢作用强,常用于控制抽搐。
- 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 抗感染:已使用青霉素控制脑膜炎球菌感染。
- 改善微循环:需解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
药物选择分析:
- 山莨菪碱:
- 选择性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对感染性休克有显著疗效。
- 能对抗内毒素引起的血管痉挛,符合题干中“瘀血、四肢厥冷”等微循环障碍表现。
- 东莨菪碱:
- 主要用于脑水肿或抽搐,对休克的微循环改善作用较弱。
- 去甲肾上腺素:
- 收缩血管作用强,可能导致毛细血管闭塞,加重组织缺血。
结论:山莨菪碱(选项C)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