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write-homewrite-home-active首页
  • icon-chaticon-chat-activeAI 智能助手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首页
/
医学
题目

( 三)实 用 类文 本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 9 题。 材料一: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 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 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跨区 域组建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 能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 教学、远程培训等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医联体内部形成分工协作机制, 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家庭医生服务等分级诊疗模式。 不论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 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连续、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 月2 日) 材料二: 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了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 罗湖区整合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的基层医疗集团——罗湖医院集团,形成“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共同体”。该集团重新调整和明确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医院逐渐向提供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科研教学转变;社康中心逐渐向提供常见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变。 成立罗湖医院集团不是为了做强做大医院,而是为了举集团之力做强基层。因此,罗湖医院集团不断将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下沉,并建立财政补助、收费价格激励引导机制,做强做实社康中心。 为此,集团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一是公开招聘优秀全科医生,聘请外籍优秀全科医生对集团内全科医生进行培训,组织专科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鼓励集团专科医生到社康中心开设工作室;二是社康药品目录与集团内各医院药品目录一致,达到1350种,针对缺药品种,集团24小时内配送到家;三是改善社康中心医疗装备水平,在部分区域社康中心配置了CT、胃镜、眼底照相等设备,并打造“社康检查、医院诊断”模式。 同时,罗湖医院集团对医保基金管理方式进行突破性改革,对签约参保人的住院统筹基金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制度,发挥医保支付经济杠杆的倒逼作用,促使集团主动下沉资源做强社康中心,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让签约参保人少得病、少得大病。签约参保人越健康,集团越受益,推动医保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促进医院集团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改革两年多来,“罗湖模式”试点正在逐渐破解社康“缺医少药”“检查不方便”“只签约不 服务”“重医轻防”“医养分离”五大难题,初步实现了社康中心能力、预防保健能力、患者满 意度、医务人员收入“四提升”和医院运营成本、居民就医成本“两下降”。“强基层、促健康” 的医改目标成效初显。 材料三: (摘编自 2017 年 9 月 1 日深圳新闻) 人力资源 医学检验-|||-时务 理 家区属区院 h 种 放射影像-|||-质捏 消毒供应-|||-息 个管理中心 6个资源中心 社康管理-|||-科米 钾 3家社康中心 种 健康管理-|||-综舍 物流配送目前,全国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多数以临床医疗服务的简单“联合”为主,但由于缺乏有效 的激励措施,下派医生去基层坐诊往往靠所在医院的行政指令,而非本人意愿,因而大多应付 差事。而基层医生仅靠在三级医院进行的短期培训,也很难真正提高水平、获得患者信任,导 致这一做法徒有虚名,没有实效。 医联体的政策本意,在于“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然而,现实操作中,医联体帮助大 医院在基层社区中建立了更多的“挂号窗口”,方便了患者进一步向上聚集,也加剧了居民看病 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些三级医院院长甚至坦言,牵头形成医联体的一大动力就在于与其他三级医院竞争,吸 引下面县乡更多的患者。同时,也通过医联体寻找下级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与临床人才,将优秀 的人才向上虹吸,这显然也会带来对患者的虹吸。 从一定程度上讲,医联体已经变成了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从基层汲取医生、汲取患者的 捷径。依托医联体来建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长效运行机制,困难重重。 (摘编自搜狐) 7.下列对医疗联合体建设中有关“罗湖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圳市罗湖区试行的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整合了集团内5家区属医院和23 家社康中心的资源,设立了6个资源共享中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B.罗湖医院集团设立了6个管理中心,统一对集团内的人力资源、财务、质控、信息、科教、综合等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实现了人员编制、运行管理的一体化。 C.为了实现“强基层,促健康”的医改目标,“罗湖模式”在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的同时,还对社康中心的医疗设备、医技人才、资金管理等给予更多支持。 D.在“罗湖模式”中,医疗集团内部各医疗卫生功能定位明确,医院与居民皆受益,有效地解决了医联体建设中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值得在全国推广。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国家建议建立四种合作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以及在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 B.按医联体政策的构想,如果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并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横向流动,那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 C.罗湖医院集团举集团之力做强基层,对集团内的人员编制、机构运行、医疗服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在技术的输送、药品的配送、设备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革。D.—些医生不愿意被下派到基层坐诊,即便去了,也是应付差事;医院对基层医生的短期培训也徒有虚名,没有实效: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医院和医生的大力支持。 E.建立医联体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可是在推行过程中, 基层优秀人才和患者被向上虹吸,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9.在介绍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上,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

( 三)实 用 类文 本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 9 题。

材料一: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

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

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跨区

域组建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

能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

教学、远程培训等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医联体内部形成分工协作机制,

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家庭医生服务等分级诊疗模式。

不论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

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连续、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 月2 日)

材料二:

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了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

罗湖区整合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的基层医疗集团——罗湖医院集团,形成“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共同体”。该集团重新调整和明确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医院逐渐向提供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科研教学转变;社康中心逐渐向提供常见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变。

成立罗湖医院集团不是为了做强做大医院,而是为了举集团之力做强基层。因此,罗湖医院集团不断将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下沉,并建立财政补助、收费价格激励引导机制,做强做实社康中心。

为此,集团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一是公开招聘优秀全科医生,聘请外籍优秀全科医生对集团内全科医生进行培训,组织专科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鼓励集团专科医生到社康中心开设工作室;二是社康药品目录与集团内各医院药品目录一致,达到1350种,针对缺药品种,集团24小时内配送到家;三是改善社康中心医疗装备水平,在部分区域社康中心配置了CT、胃镜、眼底照相等设备,并打造“社康检查、医院诊断”模式。

同时,罗湖医院集团对医保基金管理方式进行突破性改革,对签约参保人的住院统筹基金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制度,发挥医保支付经济杠杆的倒逼作用,促使集团主动下沉资源做强社康中心,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让签约参保人少得病、少得大病。签约参保人越健康,集团越受益,推动医保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促进医院集团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改革两年多来,“罗湖模式”试点正在逐渐破解社康“缺医少药”“检查不方便”“只签约不

服务”“重医轻防”“医养分离”五大难题,初步实现了社康中心能力、预防保健能力、患者满

意度、医务人员收入“四提升”和医院运营成本、居民就医成本“两下降”。“强基层、促健康”

的医改目标成效初显。

材料三:

(摘编自 2017 年 9 月 1 日深圳新闻)

目前,全国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多数以临床医疗服务的简单“联合”为主,但由于缺乏有效 的激励措施,下派医生去基层坐诊往往靠所在医院的行政指令,而非本人意愿,因而大多应付 差事。而基层医生仅靠在三级医院进行的短期培训,也很难真正提高水平、获得患者信任,导 致这一做法徒有虚名,没有实效。

医联体的政策本意,在于“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然而,现实操作中,医联体帮助大 医院在基层社区中建立了更多的“挂号窗口”,方便了患者进一步向上聚集,也加剧了居民看病 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些三级医院院长甚至坦言,牵头形成医联体的一大动力就在于与其他三级医院竞争,吸 引下面县乡更多的患者。同时,也通过医联体寻找下级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与临床人才,将优秀

的人才向上虹吸,这显然也会带来对患者的虹吸。

从一定程度上讲,医联体已经变成了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从基层汲取医生、汲取患者的

捷径。依托医联体来建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长效运行机制,困难重重。

(摘编自搜狐)

7.下列对医疗联合体建设中有关“罗湖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圳市罗湖区试行的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整合了集团内5家区属医院和23 家社康中心的资源,设立了6个资源共享中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B.罗湖医院集团设立了6个管理中心,统一对集团内的人力资源、财务、质控、信息、科教、综合等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实现了人员编制、运行管理的一体化。

C.为了实现“强基层,促健康”的医改目标,“罗湖模式”在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的同时,还对社康中心的医疗设备、医技人才、资金管理等给予更多支持。

D.在“罗湖模式”中,医疗集团内部各医疗卫生功能定位明确,医院与居民皆受益,有效地解决了医联体建设中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值得在全国推广。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国家建议建立四种合作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以及在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

B.按医联体政策的构想,如果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并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横向流动,那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

C.罗湖医院集团举集团之力做强基层,对集团内的人员编制、机构运行、医疗服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在技术的输送、药品的配送、设备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革。D.—些医生不愿意被下派到基层坐诊,即便去了,也是应付差事;医院对基层医生的短期培训也徒有虚名,没有实效: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医院和医生的大力支持。

E.建立医联体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可是在推行过程中,

基层优秀人才和患者被向上虹吸,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9.在介绍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上,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

题目解答

答案

7.D(3分)【解析】“有效地解决了医联体建设中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错,根据材料三可知,从一定程度上,医联体存在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弊端。罗湖模式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并无此信息。

8.AC(5分。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解析】B项“横向流动”错,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医联体,人、财、物等资源应该是纵向流动。D项“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医院和医生的大力支持”错,材料三认为,下派医生应付差事、培训没有实效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医联体的建设只停留在医疗服务的简单“联合”上。E项“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说法绝对。

9.①内容不同:材料二以罗湖模式为例着重介绍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材料三重在呈现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分)②态度不同:材料二对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效表现出赞赏和乐观的态度;材料三对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

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2分)

解析

7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罗湖模式”的理解,需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选项正误。

  • A项:材料二提到罗湖整合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集团,并设置6个资源中心(如医学检验、放射影像等),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该项正确。
  • B项:材料二明确“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且设置6个管理中心(人力资源、财务等),统一管理相关工作,该项正确。
  • C项:材料二指出罗湖通过“下沉优质资源”“招聘培训全科医生”“统一药品目录”“改善社康设备”“医保基金改革”等措施支持基层,符合“优化资源布局+多维度支持”,该项正确。
  • D项:材料三提到全国医联体存在“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但文中未提及“罗湖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属于无中生有,该项错误。

8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需逐一判断选项正误。

  • A项:材料一明确提出四种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边远地区远程医疗协作),与选项一致,正确。
  • B项:材料一强调医联体需“促进资源纵向流动”(上下级机构间流动),而非“横向流动”(同级机构间流动),该项错误。
  • C项:材料二指出罗湖集团实现“三一体化”管理,且通过“医生培训”“药品统一配送”“设备配置”“医保改革”等措施支持基层,符合“技术、药品、设备、资金等多方面改革”,正确。
  • D项:材料三指出问题根源是“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和“简单联合”,而非“上级医院和医生不支持”,该项错误。
  • E项:材料三称“虹吸现象”存在,但“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说法绝对,文中仅说“困难重重”,该项错误。

9题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与态度差异,需对比分析:

  • 内容不同:材料二聚焦“罗湖模式”的具体措施(如集团化管理、资源下沉、医保改革等)及成效;材料三侧重全国医联体建设中的问题(如行政指令下派医生、短期培训无效、虹吸现象等)。
  • 态度不同:材料二对“罗湖模式”的成效(“四提升两下降”)持赞赏和乐观态度;材料三对医联体存在的问题(如形式化、虹吸效应)表现出担忧。

相关问题

  •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什么作用()A. 毒副B. 普遍性C. 选择性D. 有益E. 补益

  • 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为()A. 洪脉B. 丝脉C. 交替脉D. 水冲脉E. 间歇脉

  • 风湿热卧床休息至急性期症状消失,合并心脏炎患儿需至少卧床休息多长时间()A. 1个月左右B. 1~2个月C. 2~3个月D. 3~6个月E. 至少6个月

  • 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是()A. 放射治疗+综合治疗B. 早期手术切除+综合治疗C. 化学治疗+中医药治疗D. 靶向治疗E.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 川崎病发生猝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心肌炎B. 脑炎C. 心包炎D. 冠状动脉瘤破裂E. 心内膜炎

  • 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是 ( )A. 气虚证B. 阳虚证C. 血虚证D. 亡阴证E. 亡阳证

  • 383,儿童尿渗透压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A. 1岁以后B. 2岁以后C. 3岁以后D. 4岁以后E. 5岁以后

  • 不属于危重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内容的是()A. 洗脸B. 梳头发C. 下肢锻炼D. 穿衣服E. 进食活动

  • 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叉、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其固定的络属关系,循行流注的规律,将人体的脏腑器官有机地联结起来,体现了经络的哪种生理功能()A. 联络脏腑,沟通表里B.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D. 感应传导,调节功能E. 预防疾病,诊断疾病

  • 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首选()A. 乙醚刺激阴道黏膜B. 按摩子宫并应用宫缩剂C. 宫腔填塞D. 切除子宫E.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

  • 需要烊化的药物有()A. 人参B. 胖大海C. 三七粉D. 阿胶E. 鹿茸

  • 儿童尿渗透压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是()A. 1岁以后B. 2岁以后C. 3岁以后D. 4岁以后E. 5岁以后

  • 以下不适合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是()A. 体外循环术中B. 高热C. 颅脑损伤D. 年老体弱者E. 脑出血

  • “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升提的作用,主要治疗哪种病势的疾病()A. 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E. 居中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的导管内出现血液,反搏波形消失,应首先考虑()A. 主动脉破裂B. 败血症C. 气囊破裂D. 下肢血栓形成E. 猝死

  • 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是()A. 气虚证B. 阳虚证C. 血虚证D. 亡阴证E. 亡阳证

  • 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 青霉素B. 克林霉素C. 红霉素D. 阿奇霉素E. 头孢曲松

  • 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是()A. 支气管肺炎B. 大叶性肺炎C. 间质性肺炎D. 支原体肺炎E. 真菌性肺炎

  • 患者,男,21岁。活动后血尿。提示可能为()A. 前列腺增生B. 肾癌C. 肾损伤D. 上尿路结石E. 膀胱癌

  •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出现症状的时间A. 可在10分钟至1小时内B. 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C. 可在10分钟至3小时内D. 可在10分钟至4小时内。E. ,可在10分钟至5小时内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