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于缺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耐受缺氧B. 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有益无害C. 缺氧和发绀不一定同时存在D. 缺氧可引起全身器官血流重新分布E. 肺通气量增加是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方式
关于缺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耐受缺氧
B. 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有益无害
C. 缺氧和发绀不一定同时存在
D. 缺氧可引起全身器官血流重新分布
E. 肺通气量增加是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方式
题目解答
答案
B. 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有益无害
解析
本题考查缺氧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是对每个选项所涉及的缺氧相关概念和机制进行分析判断。
- A选项:
- 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会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其中就包括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以帮助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例如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等,从而促进细胞耐受缺氧。所以A选项描述正确。
- B选项:
- 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血液流向通气较好的肺泡,保证气体交换的效率,这是一种局部的代偿机制。
- 然而,当缺氧程度严重且广泛时,肺血管收缩会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增加右心室的后负荷,长期可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对机体是有害的。所以“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有益无害”的描述不正确。
- C选项:
-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时可出现发绀。
- 但缺氧并不一定会导致发绀,例如严重贫血患者,虽然存在缺氧,但由于血红蛋白总量减少,还原血红蛋白难以达到50g/L,所以不会出现发绀;而有些情况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也无发绀表现,但存在缺氧。所以缺氧和发绀不一定同时存在,C选项描述正确。
- D选项:
- 缺氧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脑等)的氧气供应,会通过神经 - 体液调节机制使全身器官血流重新分布。
- 例如,皮肤、骨骼肌、内脏等器官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心、脑血管则舒张,血流量增加。所以D选项描述正确。
- E选项:
-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量增加。
- 肺通气量增加可以提高肺泡气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是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方式。所以E选项描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