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有关施工风险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损失程度为2级、发生的可能性为1,风险等级为2级B. 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数量属于工程环境风险C. 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为: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评估—风险监控D. 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损失量,并确定风险等级E.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
下列有关施工风险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损失程度为2级、发生的可能性为1,风险等级为2级
- B. 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数量属于工程环境风险
- C. 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为: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评估—风险监控
- D. 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损失量,并确定风险等级
- E.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
题目解答
答案
D、E
解析
步骤 1:风险等级的计算
风险等级是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 = 可能性 × 损失程度。题目中提到的损失程度为2级、发生的可能性为1,因此风险等级 = 1 × 2 = 2级。
步骤 2:工程环境风险的定义
工程环境风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质、水文等)对工程造成的影响。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数量属于施工管理风险,而不是工程环境风险。
步骤 3: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
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题目中提到的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步骤 4: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
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损失量,并确定风险等级。题目中提到的内容是正确的。
步骤 5:常用的风险对策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题目中提到的内容是正确的。
风险等级是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 = 可能性 × 损失程度。题目中提到的损失程度为2级、发生的可能性为1,因此风险等级 = 1 × 2 = 2级。
步骤 2:工程环境风险的定义
工程环境风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质、水文等)对工程造成的影响。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数量属于施工管理风险,而不是工程环境风险。
步骤 3: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
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题目中提到的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步骤 4: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
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损失量,并确定风险等级。题目中提到的内容是正确的。
步骤 5:常用的风险对策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题目中提到的内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