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病人,女性,32岁,因外伤导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表现为胸闷、气促、出冷汗、脉细速,测血压为70/50mmHg,护士应为其安置的体位为A. 半坐卧位 B. 中凹卧位 C. 侧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
【单选题】病人,女性,32岁,因外伤导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表现为胸闷、气促、出冷汗、脉细速,测血压为70/50mmHg,护士应为其安置的体位为
A. 半坐卧位
B. 中凹卧位
C. 侧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
A. 半坐卧位
B. 中凹卧位
C. 侧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
题目解答
答案
中凹卧位
解析
步骤 1:评估病人的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胸闷、气促、出冷汗、脉细速,血压为70/50mmHg,这些症状表明病人处于休克状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步骤 2:选择合适的体位
在休克状态下,中凹卧位(也称为休克体位)是最适宜的体位。这种体位可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心脏的前负荷,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
步骤 3:实施中凹卧位
中凹卧位是指将病人的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有助于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表现为胸闷、气促、出冷汗、脉细速,血压为70/50mmHg,这些症状表明病人处于休克状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步骤 2:选择合适的体位
在休克状态下,中凹卧位(也称为休克体位)是最适宜的体位。这种体位可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心脏的前负荷,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
步骤 3:实施中凹卧位
中凹卧位是指将病人的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有助于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