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文本一】亮丽名片——中国桥梁①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桥梁以木质结构为主,主要是梁桥和浮桥。秦汉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和券石技术的产生,我国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回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有不少属于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潮州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的建设典范。②河北赵州桥单孔石拱跨度超37米,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设计师李春在原先叠梁拱的架构基础上,两侧添加小拱,创造出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石料,减轻桥的自重,还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③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我国桥梁自主发展近乎停滞。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这是一座公铁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当时,国内外都有人断言,钱塘江江底流沙层厚,建桥不可能成功。但茅以升利用“气压沉箱法”克服了这一困难,只以两年多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就建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自行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公铁两用大桥,结束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④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国内资源、技术和工业化水平,造桥基本靠手工作业。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仍快速增长,规模由1957年的3.68万座增长到1978年的12.82万座。其中,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特大桥,打破了外国专家做出的“水深流急,不宜建标”的结论,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均提升至全新水平,是中国桥梁建设历程上的又一里程碑。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桥梁建设,修建了主跨超600米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主跨888米的悬索桥广东虎门大桥、主跨420米的拱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现重庆万州长江大桥)。⑥世界首座跨径千米级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矮寨大桥相继建成,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世界最长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陆续完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⑦2018年10月,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作为世界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公路桥梁,为同时保障海空航线运行,港珠澳大桥修建了一条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沉管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艘重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更复杂的是,沉管需要沉入几十米深的海底保证120年内“滴水不漏”。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作者为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青,《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8版有删改)【文本二】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历程B.文本一中加点词“独一无二”表明了河北赵州桥的设计在当时世界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C.文本二开头总说赵州桥的著名度,直接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对赵州桥的具体介绍。D.两则文本都围绕中中国桥梁展开说明,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且文本之间是概括和具体的关系。【小题2】文本一第⑦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港珠澳大桥是“超级工程”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小题3】赵州桥为什么是“惊人的杰作”?请结合两个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文本一】
亮丽名片——中国桥梁
①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桥梁以木质结构为主,主要是梁桥和浮桥。秦汉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和券石技术的产生,我国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回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有不少属于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潮州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的建设典范。
②河北赵州桥单孔石拱跨度超37米,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设计师李春在原先叠梁拱的架构基础上,两侧添加小拱,创造出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石料,减轻桥的自重,还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③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我国桥梁自主发展近乎停滞。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这是一座公铁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当时,国内外都有人断言,钱塘江江底流沙层厚,建桥不可能成功。但茅以升利用“气压沉箱法”克服了这一困难,只以两年多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就建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自行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公铁两用大桥,结束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
④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国内资源、技术和工业化水平,造桥基本靠手工作业。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仍快速增长,规模由1957年的3.68万座增长到1978年的12.82万座。其中,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特大桥,打破了外国专家做出的“水深流急,不宜建标”的结论,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均提升至全新水平,是中国桥梁建设历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桥梁建设,修建了主跨超600米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主跨888米的悬索桥广东虎门大桥、主跨420米的拱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现重庆万州长江大桥)。
⑥世界首座跨径千米级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矮寨大桥相继建成,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世界最长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陆续完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
⑦2018年10月,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作为世界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公路桥梁,为同时保障海空航线运行,港珠澳大桥修建了一条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沉管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艘重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更复杂的是,沉管需要沉入几十米深的海底保证120年内“滴水不漏”。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
作者为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青,《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8版有删改)
【文本二】
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历程 |
| B.文本一中加点词“独一无二”表明了河北赵州桥的设计在当时世界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 |
| C.文本二开头总说赵州桥的著名度,直接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对赵州桥的具体介绍。 |
| D.两则文本都围绕中中国桥梁展开说明,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且文本之间是概括和具体的关系。 |
【小题3】赵州桥为什么是“惊人的杰作”?请结合两个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题目解答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