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30岁,已婚,于2003年6月10天就诊,述平素月经周期尚可,月经量素少、色暗质稀,2天即净,时常头晕眼花、耳鸣、精神不振、伴腰酸乏力,足跟痛,夜尿多,舌淡脉沉弱(假设信息)若患者,病情没有及时治疗,以上症状未愈,又出现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脉细数应加用()A.. A.桃仁、红花B . 银花、连翘C . 丹皮、赤芍D . 公英、地丁E . 生地、玄参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30岁,已婚,于2003年6月10天就诊,述平素月经周期尚可,月经量素少、色暗质稀,2天即净,时常头晕眼花、耳鸣、精神不振、伴腰酸乏力,足跟痛,夜尿多,舌淡脉沉弱(假设信息)若患者,病情没有及时治疗,以上症状未愈,又出现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脉细数应加用()
A.. A.桃仁、红花
B . 银花、连翘
C . 丹皮、赤芍
D . 公英、地丁
E . 生地、玄参
A.. A.桃仁、红花
B . 银花、连翘
C . 丹皮、赤芍
D . 公英、地丁
E . 生地、玄参
题目解答
答案
E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医辨证论治能力,重点在于阴虚证的辨证与用药。
解题核心:
- 原病机分析:患者原有肾气不足(如腰酸乏力、夜尿多),但未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出现阴虚内热症状(午后潮热、盗汗、舌红脉细)。
- 关键转折点:新症状(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提示肾阴虚进一步发展,虚火内盛。
- 用药逻辑:需滋阴降火,而非单纯清热或补阳。
原证与新证对比:
- 原证:月经量少、色暗质稀,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夜尿多,舌淡脉沉弱 → 肾气不足,精血亏虚。
- 新证: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干,舌红脉细数 → 肾阴虚,虚火内盛。
选项分析:
- A.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与阴虚无关。
- B. 银花、连翘:清热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
- C. 丹皮、赤芍:清热凉血,针对实热或血热。
- D. 蒲公英、地丁:清热解毒,多用于疮疡肿毒。
- E. 生地、玄参:滋阴凉血,降虚火,符合肾阴虚虚火上炎的病机。
结论:新证为阴虚火旺,需加用滋阴降火之品,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