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某施工项目由Ⅰ、Ⅱ、Ⅲ、Ⅳ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在平面上划分为6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依此为:6天、4天、6天和2天。施工过程Ⅱ完成后,其相应施工段至少应有组织间歇时间1天。试编制工期最短的流水施工方案。
1.某施工项目由Ⅰ、Ⅱ、Ⅲ、Ⅳ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在平面上划分为6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依此为:6天、4天、6天和2天。施工过程Ⅱ完成后,其相应施工段至少应有组织间歇时间1天。试编制工期最短的流水施工方案。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根据工程特点,按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流水施工(1)确定流水步距:K=最大公约数[6、4、6、2]=2d(2)确定分项工程专业工作队数目:b1=6/2=3(队)b2=4/2=2(队)b3=6/2=3(队)b4=2/2=1(队)(3)专业工作队总数目:N=3+2+3+1=9(队)(4)确定施工段数:m=6(5)计算工期:T=(6+9-1)×2+1=29d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解析
步骤 1:确定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相继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为了使流水施工达到连续均衡,流水步距应取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我们首先计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的最大公约数。
步骤 2:计算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
根据流水步距,计算每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专业工作队数目等于该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除以流水步距。
步骤 3:确定专业工作队总数目
将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相加,得到专业工作队总数目。
步骤 4:确定施工段数
根据题目,施工段数为6。
步骤 5:计算工期
工期计算公式为:T = (m + N - 1) × K + ∑Z,其中m为施工段数,N为专业工作队总数目,K为流水步距,∑Z为组织间歇时间总和。
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相继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为了使流水施工达到连续均衡,流水步距应取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我们首先计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的最大公约数。
步骤 2:计算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
根据流水步距,计算每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专业工作队数目等于该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除以流水步距。
步骤 3:确定专业工作队总数目
将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相加,得到专业工作队总数目。
步骤 4:确定施工段数
根据题目,施工段数为6。
步骤 5:计算工期
工期计算公式为:T = (m + N - 1) × K + ∑Z,其中m为施工段数,N为专业工作队总数目,K为流水步距,∑Z为组织间歇时间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