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果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1年,按照经济学的观点,需要将各年的成本和结果进行() A. 折现B. 变现C. 贴现D. 通货膨胀E. 通货紧缩[1]
如果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1年,按照经济学的观点,需要将各年的成本和结果进行()
- A. 折现
- B. 变现
- C. 贴现
- D. 通货膨胀
- E. 通货紧缩[1]
题目解答
答案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当时间跨度超过1年时,需要将各年的成本和结果调整为当前价值,以确保不同时间点的货币和效用可比。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将未来的价值折算到现值,即通过贴现率(或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或结果折算至当前时点。贴现(选项C)是经济学中标准术语,用于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不确定性,而折现(选项A)虽含义相近,但更常见于会计领域。其他选项如“变现”涉及资产转换为现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属于价格水平变动,均不直接解决跨期比较问题。
**答案:C 贴现**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中处理跨期成本和结果的核心方法。当研究时间超过1年时,需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资金随时间推移产生的收益或购买力变化)。此时,必须将不同年份的数值调整到同一时间点(通常为现值),以确保可比性。贴现是经济学中标准术语,用于将未来价值折算到当前,而其他选项或属于会计术语(如折现),或与价格水平相关(如通货膨胀),均不符合题意。
选项分析
-
贴现(C)
贴现是经济学中用于调整跨期货币价值的术语,通过贴现率将未来成本和结果折算到当前时点,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不确定性。例如,若贴现率为5%,则第2年的100元价值为 $100/(1+0.05)^1 \approx 95.24$ 元。 -
折现(A)
虽然“折现”与“贴现”含义相近,但更常用于会计领域(如资产评估),而非经济学研究,因此不符合题干要求。 -
变现(B)
“变现”指将资产转化为现金,与跨期价值调整无关。 -
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E)
通货膨胀/紧缩是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需通过调整货币单位(如用实际利率贴现)间接处理,但并非直接解决跨期比较的核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