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 患者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针灸治疗应选取()A. 列缺、合谷、肺俞、风门、太渊B. 列缺、合谷、肺俞、大椎、曲池C. 太渊、三阴交、肺俞、丰隆、阴陵泉D. 太渊、三阴交、肺俞、行间、鱼际E. 太渊、足三里、肺俞、膏肓、内庭
[单选] 患者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针灸治疗应选取()
A. 列缺、合谷、肺俞、风门、太渊
B. 列缺、合谷、肺俞、大椎、曲池
C. 太渊、三阴交、肺俞、丰隆、阴陵泉
D. 太渊、三阴交、肺俞、行间、鱼际
E. 太渊、足三里、肺俞、膏肓、内庭
题目解答
答案
D. 太渊、三阴交、肺俞、行间、鱼际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医针灸治疗咳嗽的辨证选穴能力,需根据症状判断证型,并选择对应的经穴进行治疗。
解题核心思路:
- 症状分析:患者表现为气逆咳嗽、胁痛、痰少黏稠、面赤咽干、脉弦数等,提示肝火犯肺或肺阴虚证型。
- 选穴原则:需兼顾清肝火、滋肺阴、止咳化痰。
- 关键知识点:
- 太渊(肺经原穴)补肺气;
- 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滋阴;
- 行间(肝经荥穴)清肝火;
- 鱼际清肺热,适合阴虚有热。
证型判断:
患者咳嗽伴胁痛、脉弦数,为肝火上亢;痰少黏稠、面赤咽干、苔黄少津,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属肝火犯肺证。
选穴解析:
- 太渊:补益肺气,增强肺的肃降功能。
- 三阴交:滋补肝、肾、脾三经之阴,涵养肝火之源。
- 肺俞: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
- 行间:清肝泻火,平熄肝火上逆。
- 鱼际:清肺热,润肺止咳,适合阴虚有热的咳嗽。
选项排除:
- A、B含风门、大椎、合谷,偏于外感表证,与内伤虚热不符。
- C含丰隆、阴陵泉,用于痰湿咳嗽,但本题痰少不适用。
- E含足三里、膏肓,偏于气虚,而本题无气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