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男性,28岁。右下第三磨牙反复肿痛1年余。3周前出现右面下部肿胀伴开口困难,经抗感染治疗后肿胀减轻,但局部组织坚硬,张口持续困难。X线片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下颌支弥漫性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密质骨外侧有骨质增生。患者抗感染治疗如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通常选在A. 1~2周后B. 2~4周后C. 4~6周后D. 6~8周后E. 8~10周后
患者,男性,28岁。右下第三磨牙反复肿痛1年余。3周前出现右面下部肿胀伴开口困难,经抗感染治疗后肿胀减轻,但局部组织坚硬,张口持续困难。X线片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下颌支弥漫性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密质骨外侧有骨质增生。患者抗感染治疗如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通常选在
A. 1~2周后
B. 2~4周后
C. 4~6周后
D. 6~8周后
E. 8~10周后
题目解答
答案
B. 2~4周后
解析
步骤 1:理解病情
患者右下第三磨牙(下颌8|)反复肿痛,3周前出现右面下部肿胀伴开口困难,经抗感染治疗后肿胀减轻,但局部组织坚硬,张口持续困难。X线片显示下颌8|近中阻生,下颌支弥漫性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密质骨外侧有骨质增生。这些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提示患者可能患有慢性骨髓炎。
步骤 2:确定治疗方案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炎症的控制情况和局部组织的恢复情况。
步骤 3:选择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通常选在炎症控制后,局部组织恢复到一定程度,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效果。根据临床经验,手术时机通常选在2~4周后,此时炎症已经得到控制,局部组织开始恢复,手术风险较低,手术效果较好。
患者右下第三磨牙(下颌8|)反复肿痛,3周前出现右面下部肿胀伴开口困难,经抗感染治疗后肿胀减轻,但局部组织坚硬,张口持续困难。X线片显示下颌8|近中阻生,下颌支弥漫性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密质骨外侧有骨质增生。这些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提示患者可能患有慢性骨髓炎。
步骤 2:确定治疗方案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炎症的控制情况和局部组织的恢复情况。
步骤 3:选择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通常选在炎症控制后,局部组织恢复到一定程度,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效果。根据临床经验,手术时机通常选在2~4周后,此时炎症已经得到控制,局部组织开始恢复,手术风险较低,手术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