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9.血常规检查发现粒细胞核左移,提示患者-|||-A.过敏性休克-|||-B.感染严重-|||-C.贫血-|||-D.营养不良-|||-E.碱中毒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血常规检查中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关键点在于理解核左移的定义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核左移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幼稚阶段(如杆状核)比例增加,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被激活,常见于细菌感染,尤其是感染严重时。其他选项如过敏、贫血等与该现象无直接关联。
核左移的定义与临床意义
- 核左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比例≥4%,或出现更幼稚细胞(如原粒、早幼粒细胞)。
- 机制:感染严重时,骨髓加速释放未成熟粒细胞至外周血,以快速应对感染。
选项分析
- A.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主要引起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核左移无关。
- B. 感染严重:细菌感染导致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是感染加重的标志。
- C. 贫血:贫血主要影响红细胞指标(如Hb、RBC),与粒细胞形态无关。
- D. 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血细胞生成,但不会直接导致核左移。
- E. 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可能改变细胞内酶活性,但与粒细胞核左移无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