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渠道:扩张性货币政策[1]—股价↑—企业净值↑—H逆向选择、道德风险↓—L↑—I↑—Y↑③现金流途径:扩货—名义r↓—NCF净现金流量↑—H↓—L↑—I↑—Y↑④意料之外的物价:扩货—意料之外的P↑—H↓—L↑—I↑—Y↑⑤家庭流动性:扩货—↑—居民金融资产价值↑—遭受财务困境可能性↓—对耐用消费品和不动产支出↑—Y↑分析我国以哪种为主(在我国,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正式形成,在这20多年里,中国人民银行由原来的“政府出纳”角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由原来基本被忽视逐渐被公认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按照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不同,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7年,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以________。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央行实行了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控制社会信用总量,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实践证明通过指令性计划对调控经济过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手段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只对总量控制有效而对结构调控不起作用,对宏观经济调控容易造成一刀切。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越来越窄,贷款限额管理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极大限度地限制了专业银行自主性和活力。同时,专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规避限额管理最终是社会信用总量极度扩张,金融秩序混乱。在这一-时期,为抑制经济过热,央行也尝试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84- 1989年间连续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90- 1993年连续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93- 1996年一季度间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10.98%的高位。其目的在于提高储蓄率。稳定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抑制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和控制投资需求的过度扩张,但效果并不理想。②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2年,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________。1998年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来说意义非凡,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货币政策逐渐形成。在这一年,我国央行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了大区体制证券、保险的________初步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央行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标志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________的转变。这一阶段面对“软着陆”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和国内经济多年积累的矛盾逐步暴露,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空前严峻。为扩大内需,中央银行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八次降息,两次调低存款准备率,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再贴现规模等,货币政策操作力度之大,实属罕见。然而,这一系列扩张型货币政策预期的刺激需求效果并未完全实现,表现在银行“惜贷”与企业“慎借”并存,货币贷款增幅与供应量增幅明显偏低,投资增速减缓,商品市场普遍过剩,经济增长速度逐年递减。③第三阶段是2003年到现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再次出现过热趋势,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又集中在抑制通货膨胀。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频频出台措施如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风险提示,并在连续九年降息之后首次加息。从现在来看,这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未取得理想效果。)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政府主要通过控制现金投放和信贷规模来调整经济,银行信贷渠道在起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央行开始逐渐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传统的贷款规模向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转变,并于1998年取消信贷计划。由此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间接传导体系。目前可以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传导的,而且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相对独立。信用渠道以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作为分析的前提,认为信息不对称,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市场对特定借款人的授信能力以及授信条件的约束得到强化。而从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呼吁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型,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等向利率政策的转变。(具体专题4)7用AD-AS模型解释通胀原因通货膨胀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的________的货币现象。在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中较为流行有三种: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结构性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也被分为三类: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通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上涨;产生前提是不兑现的货币流通;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持续大量的超过货币需求;本质是货币贬值;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上涨相当的幅度)(用IS-LM模型分析出现通胀或失业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当通胀过高,即物价上涨过快时,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过快,即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可以让AD曲线左移2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增加税收等)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央行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卖出国债等)可以使IS和LM左移,国民收入下降,利率相对稳定。表现在AD-AS模型中,AD左移,国民收入下降,物价稳定,通胀得到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解释:1需求拉动型(AD)——又叫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1)货币型: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胀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对费雪方程式变换:MV=PY =>π==+—,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产量增长率)。(2)非货币型: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进行再研究,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确实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但导致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如政府制定过高的就业目标、或是政府赤字的长期存在。具体表现在供给曲线既定,总需求受冲击不断右移。如果总需求增加,企业对于需求增加会做出如下反应:提高价格和增加产量。价格提高多少取决于产量不断增加带来的成本,换言之取决于AS的形状。随着经济趋近于经济周期的高峰,AS总供给曲线会变得更加陡直,现实产出越接近于潜在产出,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企业越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对需求增加作出反应。2成本推动型(AS)——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具体表现在AD总需求曲线既定,AS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对应价格水平不断上涨,而总产量不断下降。如果企业面临成本增加,企业做出如下反应:提高价格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和减少产量。企业把价格提高多少,削减多少产量,取决于AD总需求曲线的形状,AD曲线弹性越低(越陡3-4),随着价格上涨销售额下降的越少,企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把其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身上的部分越多。3比特币:①比特币是一种开源的基于网络的点对点的匿名电子货币,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②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且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比特币却是由网络节点计算而成的,因此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资产。如今,中国管理层站在国家战略性的层面明确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即否认了比特币的货币地位。③比特币作为一种网络的虚拟资产,因其具备着去中心化,无法超发货币以强制缴纳货币税,匿名、免税、无国界等特点,所以比特币对应的监管存在着难度。2利率行为主要解释利率是如何变动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和本金的比例。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资产负债渠道:扩张性货币政策[1]—
股价↑—企业净值↑—H逆向选择、道德风险↓—L↑—I↑—Y↑
③现金流途径:扩货—名义r↓—NCF净现金流量↑—H↓—L↑—I↑—Y↑
④意料之外的物价:扩货—意料之外的P↑—H↓—L↑—I↑—Y↑
⑤家庭流动性:扩货—
↑—居民金融资产价值↑—遭受财务困境可能性↓—对耐用消费品和不动产支出↑—Y↑
分析我国以哪种为主
(在我国,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正式形成,在这20多年里,中国人民银行由原来的“政府出纳”角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由原来基本被忽视逐渐被公认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按照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不同,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7年,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以________。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央行实行了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控制社会信用总量,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实践证明通过指令性计划对调控经济过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手段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只对总量控制有效而对结构调控不起作用,对宏观经济调控容易造成一刀切。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越来越窄,贷款限额管理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极大限度地限制了专业银行自主性和活力。同时,专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规避限额管理最终是社会信用总量极度扩张,金融秩序混乱。在这一-时期,为抑制经济过热,央行也尝试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84- 1989年间连续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90- 1993年连续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93- 1996年一季度间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10.98%的高位。其目的在于提高储蓄率。稳定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抑制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和控制投资需求的过度扩张,但效果并不理想。②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2年,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________。1998年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来说意义非凡,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货币政策逐渐形成。在这一年,我国央行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了大区体制证券、保险的________初步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央行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标志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________的转变。这一阶段面对“软着陆”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和国内经济多年积累的矛盾逐步暴露,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空前严峻。为扩大内需,中央银行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八次降息,两次调低存款准备率,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再贴现规模等,货币政策操作力度之大,实属罕见。然而,这一系列扩张型货币政策预期的刺激需求效果并未完全实现,表现在银行“惜贷”与企业“慎借”并存,货币贷款增幅与供应量增幅明显偏低,投资增速减缓,商品市场普遍过剩,经济增长速度逐年递减。③第三阶段是2003年到现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再次出现过热趋势,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又集中在抑制通货膨胀。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频频出台措施如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风险提示,并在连续九年降息之后首次加息。从现在来看,这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未取得理想效果。)
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政府主要通过控制现金投放和信贷规模来调整经济,银行信贷渠道在起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央行开始逐渐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传统的贷款规模向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转变,并于1998年取消信贷计划。由此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间接传导体系。目前可以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传导的,而且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相对独立。信用渠道以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作为分析的前提,认为信息不对称,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市场对特定借款人的授信能力以及授信条件的约束得到强化。而从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呼吁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型,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等向利率政策的转变。(具体专题4)
7用AD-AS模型解释通胀原因
通货膨胀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的________的货币现象。在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中较为流行有三种: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结构性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也被分为三类: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
(通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上涨;产生前提是不兑现的货币流通;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持续大量的超过货币需求;本质是货币贬值;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上涨相当的幅度)
(用IS-LM模型分析出现通胀或失业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当通胀过高,即物价上涨过快时,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过快,即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可以让AD曲线左移
2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增加税收等)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央行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卖出国债等)可以使IS和LM左移,国民收入下降,利率相对稳定。
表现在AD-AS模型中,AD左移,国民收入下降,物价稳定,通胀得到有效抑制)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解释:
1需求拉动型(AD)——又叫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
(1)货币型: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胀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对费雪方程式变换:MV=PY =>π==+—,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产量增长率)。
(2)非货币型: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进行再研究,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确实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但导致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如政府制定过高的就业目标、或是政府赤字的长期存在。具体表现在供给曲线既定,总需求受冲击不断右移。
如果总需求增加,企业对于需求增加会做出如下反应:提高价格和增加产量。价格提高多少取决于产量不断增加带来的成本,换言之取决于AS的形状。随着经济趋近于经济周期的高峰,AS总供给曲线会变得更加陡直,现实产出越接近于潜在产出,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企业越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对需求增加作出反应。
2成本推动型(AS)——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具体表现在AD总需求曲线既定,AS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对应价格水平不断上涨,而总产量不断下降。
如果企业面临成本增加,企业做出如下反应:提高价格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和减少产量。企业把价格提高多少,削减多少产量,取决于AD总需求曲线的形状,AD曲线弹性越低(越陡3-4),随着价格上涨销售额下降的越少,企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把其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身上的部分越多。
3比特币:①比特币是一种开源的基于网络的点对点的匿名电子货币,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②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且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比特币却是由网络节点计算而成的,因此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资产。如今,中国管理层站在国家战略性的层面明确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即否认了比特币的货币地位。③比特币作为一种网络的虚拟资产,因其具备着去中心化,无法超发货币以强制缴纳货币税,匿名、免税、无国界等特点,所以比特币对应的监管存在着难度。
2利率行为主要解释利率是如何变动的(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和本金的比例。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题目解答
答案
贷款限额管理的直接调控方式为主,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紧缩[2] 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 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 货币贬值[3]、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