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3年元旦(腊月初十)来临之际,某网红摄影师打算直播2023年中国的第一缕阳光,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幅地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晨线。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他决定前往浙江温岭石塘直播“中国大陆2023年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①-|||-②-|||-② 班非-|||-①(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____ 。A.①-冬至日B.②-春分日C.③-夏至日D.④-秋分日(2)当晨线④出现时 ____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____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2023年元旦(腊月初十)来临之际,某网红摄影师打算直播2023年中国的第一缕阳光,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幅地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晨线。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他决定前往浙江温岭石塘直播“中国大陆2023年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____ 。
A.①-冬至日
B.②-春分日
C.③-夏至日
D.④-秋分日
(2)当晨线④出现时 ____ 。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
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
(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____ 。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
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
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
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____ 。
A.①-冬至日
B.②-春分日
C.③-夏至日
D.④-秋分日
(2)当晨线④出现时 ____ 。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
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
(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____ 。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
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
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
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晨线①,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到最大,应为夏至日,A错误。
晨线②的昼长与夜长接近,应为春秋分日,B正确。
晨线③,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到最小,应为冬至日,C错误。
晨线④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D错误。
故选:B。
(2)根据晨线④的特征推断,此时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即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或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A错误。
1月初是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当晨线④出现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可能变快也可能变慢,B错误。
华北地区冬小麦可能刚播种也可能处于返青期,C错误。
尼罗河的汛期主要在夏季,而此时是冬半年,正处于枯水期,D正确。
故选:D。
(3)浙江温岭的经度与120°E相差较小,浙江温岭的时间与东八区时间较为接近;1月份昼长较短,但浙江温岭纬度较低,当地日出时间应在7时前,故摄影师在浙江温岭直播拍摄到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也在7时前,此时重庆高三学子还未开始上第一节正课,A错误。
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故相机镜头朝向东南,B错误。
当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2023年1月1日7时前,中时区(0°经线地方时)的时间大致为2022年12月31日23时前,即2023年1月1日0时所在的经线位于0°经线以东,全球处于元旦日期的为0时经线往东到180°,可知不足一半,C正确。
从海陆风角度来看,刚日出时陆地近地面气温依旧较低,主要吹的是陆风,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D
(3)C
晨线②的昼长与夜长接近,应为春秋分日,B正确。
晨线③,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到最小,应为冬至日,C错误。
晨线④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D错误。
故选:B。
(2)根据晨线④的特征推断,此时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即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或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A错误。
1月初是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当晨线④出现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可能变快也可能变慢,B错误。
华北地区冬小麦可能刚播种也可能处于返青期,C错误。
尼罗河的汛期主要在夏季,而此时是冬半年,正处于枯水期,D正确。
故选:D。
(3)浙江温岭的经度与120°E相差较小,浙江温岭的时间与东八区时间较为接近;1月份昼长较短,但浙江温岭纬度较低,当地日出时间应在7时前,故摄影师在浙江温岭直播拍摄到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也在7时前,此时重庆高三学子还未开始上第一节正课,A错误。
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故相机镜头朝向东南,B错误。
当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2023年1月1日7时前,中时区(0°经线地方时)的时间大致为2022年12月31日23时前,即2023年1月1日0时所在的经线位于0°经线以东,全球处于元旦日期的为0时经线往东到180°,可知不足一半,C正确。
从海陆风角度来看,刚日出时陆地近地面气温依旧较低,主要吹的是陆风,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D
(3)C
解析
- 晨线与节气判断:晨线的形状与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相关,不同节气的昼夜长短差异是解题关键。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冬至日夜最长,春秋分昼夜平分。
- 地球公转特征与区域地理联系:晨线对应的时间范围影响太阳直射点位置,需结合地球公转速度、太阳高度变化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如尼罗河汛期)分析。
- 地方时计算与地理现象综合判断:需掌握日出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海陆风形成原理,以及全球日期分布的计算方法。
第(1)题
分析晨线特征
- ①: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长最大 → 夏至日(A错误)。
- ②:昼夜等长 → 春分日或秋分日(B正确)。
- ③: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 → 冬至日(C错误)。
- ④:北半球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之间 → 秋分日后至冬至前(D错误)。
第(2)题
确定时间范围
晨线④对应秋分至冬至或冬至至春分期间。此时:
- 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或向北移动。
- 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时最快,此时可能处于加速或减速阶段(B错误)。
- 尼罗河汛期为夏季(湿季),此时为干季 → 枯水期(D正确)。
第(3)题
地方时与全球日期
- 浙江温岭日出时间约7时前,北京时间接近此时,重庆学生未上课(A错误)。
- 太阳方位: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 → 镜头朝东南(B错误)。
- 全球日期分布:北京时间7时对应中时区约23时,元旦覆盖不足一半经线(C正确)。
- 海陆风:日出后陆温低,仍为陆风(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