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50-5P,供给函数为 Qs=-10+5p。(1)求均衡价格[1] Pe 和均衡数量 Q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并作出几何图形。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均衡价格与数量的求解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题通过不同情境下的供需函数变化,考查对均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核心思路: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Qd=Qs),联立方程求解价格(Pe)和数量(Qe)。
- 关键变化:
- (1) 基础供需函数直接求解;
- (2) 需求增加(收入提高),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和数量均上升;
- (3) 供给增加(技术进步),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数量上升。
第(1)题
步骤1:联立供需函数
将 $Qd=50-5P$ 和 $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d=Qs$:
$50-5P = -10+5P$
步骤2:解方程求均衡价格
移项整理得:
$50+10 = 5P+5P \implies 60=10P \implies P=6$
步骤3:求均衡数量
将 $P=6$ 代入任一方程(如需求函数):
$Qe=50-5 \times 6 = 20$
图形说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与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交于点 $(6,20)$。
第(2)题
步骤1:联立新需求函数与原供给函数
需求函数变为 $Qd=60-5P$,联立 $Qd=Qs$:
$60-5P = -10+5P$
步骤2:解方程求均衡价格
移项整理得:
$60+10 = 5P+5P \implies 70=10P \implies P=7$
步骤3:求均衡数量
将 $P=7$ 代入任一方程(如供给函数):
$Qe=-10+5 \times 7 = 25$
图形说明:需求曲线右移至 $Qd=60-5P$,与原供给曲线交于点 $(7,25)$。
第(3)题
步骤1:联立原需求函数与新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变为 $Qs=-5+5P$,联立 $Qd=Qs$:
$50-5P = -5+5P$
步骤2:解方程求均衡价格
移项整理得:
$50+5 = 5P+5P \implies 55=10P \implies P=5.5$
步骤3:求均衡数量
将 $P=5.5$ 代入任一方程(如需求函数):
$Qe=50-5 \times 5.5 = 22.5$
图形说明:供给曲线右移至 $Qs=-5+5P$,与原需求曲线交于点 $(5.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