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4 四川 23)通常深度大于 6000 米的深海被称为深渊,科学家认为其有着 ______ 的科考和科研价值。下潜到 1 万米深度,相当于在 1 个手指甲大小的面积上承受约 1 吨的重量。气压、光照、盐度的逐级变化,造就了地球这个最深处的特殊性。在此开展科学研究,能够获取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等 ______ 的科学资料。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可替代 独一无二B. 无与伦比 不胜枚举C. 难以估量 丰富多彩D. 前所未有 错综复杂
(2024 四川 23)通常深度大于 6000 米的深海被称为深渊,科学家认为其有
着 ______ 的科考和科研价值。下潜到 1 万米深度,相当于在 1 个手指甲大小的面积
上承受约 1 吨的重量。气压、光照、盐度的逐级变化,造就了地球这个最深处的特殊
性。在此开展科学研究,能够获取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等 ______ 的科学资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可替代 独一无二
- B. 无与伦比 不胜枚举
- C. 难以估量 丰富多彩
- D. 前所未有 错综复杂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需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解题关键在于:
- 第一空:需体现深渊科考价值的独特性,强调“不可替代”或“独一无二者”;
- 第二空:需描述科学资料的特点,需匹配“独特性”或“丰富性”。
第一空分析
- 不可替代:强调独一无二者无法被取代;
- 无与伦比:侧重程度极高的优越性;
- 难以估量:强调价值无法计算;
- 前所未有:强调开创性。
语境强调深渊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更贴合“无法被其他区域取代”的核心。
第二空分析
- 独一无二:强调资料的独特性;
- 不胜枚举:强调数量多;
- 丰富多彩:强调多样性;
- 错综复杂:强调复杂性。
原文强调“地球最深处的特殊性”带来的资料特性,“独一无二”最能体现其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