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了多起学术不端案例,其中天津某高校张宁宁在2024年基金项目申请过程中抄袭他人基金项目申请书内容,被撤销项目申请。张宁宁的行为应归类于学术不端中的( )。A. 剽窃B. 篡改C. 不当署名D. 伪造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了多起学术不端案例,其中天津某高校张宁宁在2024年基金项目申请过程中抄袭他人基金项目申请书内容,被撤销项目申请。张宁宁的行为应归类于学术不端中的( )。
A. 剽窃
B. 篡改
C. 不当署名
D. 伪造
题目解答
答案
A. 剽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判断,核心在于理解各选项的定义并准确对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破题关键在于抓住“抄袭他人基金项目申请书内容”这一行为特征。需明确:
- 剽窃指盗用他人学术成果(如文字、观点)而不注明出处;
- 伪造是捏造数据或研究过程;
- 篡改是对已有数据或方法的恶意修改;
- 不当署名涉及署名权的滥用或遗漏。
通过对比可知,直接抄袭他人内容属于剽窃,其他选项均与题干行为不符。
选项分析
- A. 剽窃
题干中“抄袭他人申请书内容”属于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学术成果且未标注来源,符合剽窃的定义。 - B. 篡改
篡改需对数据或方法进行恶意修改,而题干未提及修改行为,排除。 - C. 不当署名
该行为涉及署名权问题,与抄袭内容无关,排除。 - D. 伪造
伪造需捏造虚假内容,而题干是直接复制他人现有内容,排除。
综上,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