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刘某,男,32岁。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患者,刘某,男,32岁。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题目解答
答案
诊断:阳黄 证型:热重于湿证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10g茯苓15g
解析
步骤 1:辨证
根据患者症状,如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可以辨证为阳黄,热重于湿证。
步骤 2:治法
针对阳黄,热重于湿证,治法应为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步骤 3:方药
根据上述辨证和治法,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药物包括: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10g,茯苓15g。
根据患者症状,如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可以辨证为阳黄,热重于湿证。
步骤 2:治法
针对阳黄,热重于湿证,治法应为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步骤 3:方药
根据上述辨证和治法,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药物包括: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10g,茯苓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