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第1题: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C ) A.臭氧 B.氧化亚氮 C.二氧化碳 D.甲烷第2题:气候变暖是(A)之路的必然结果 A.工业文明 B.农业文明 C.生态文明 D.人类文明第3题:(D)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准,从本质上讲,则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标志 A.废气排放量 B.废水排放量 C.污染物排放量 D.碳排放量第4题:以下生活方式,哪种是绿色生活方式所倡导的? D A.多买衣服,多去干洗店 B.多吃肉类,少吃蔬菜 C.养成卫生习惯,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减少自驾车出行,尽量选用公共交通第5题:我国提出的“自主减排”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B)左右 % % % %第6题: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A)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第7题:《京都议定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要遵循的原则是(C) A.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B.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C.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D.共同无区别的责任第8题: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C)全球性峰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重量级头衔 A.世界气候大会 B.联合国环发大会 C.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9题:我国《环境保护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 年 年 年 年第10题:坐哪种交通工具去较远的地方旅游最绿色?D A.飞机 B.汽车 C.轮船 D.火车第11题:汽车跑高速开窗不仅噪音大,还会降低车速,增加不必要的( B )? A.空气 B.油耗 C.灰尘 D.发动机损耗第12题: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A)为标志的? A.蒸汽机 B.电力 C.水力 D.风力第13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B)为标志的? A.蒸汽机 B.电力 C.水力 D.风力第6题:为什么说低碳技术是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A. 能源效率提高离不开低碳技术 B.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 C. 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低碳技术 D. 低碳能源开发离不开低碳技术 E. 第7题: F. CD G. 政府评价阶段 技术评价阶段 经济评价阶段 生态评价阶段 第8题: BCD 核电、水电、风电 光伏发电 太阳能利用 生物质能源 第9题: BCD 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 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 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 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第10题: BCD 清洁煤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第11题: CD 增量温室气体排放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和热力消耗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第12题: D 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重量计算 利用生命周期评估 利用人为监控评估 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 第13题: BCD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 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第14题: CD 《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节约能源法》 第15题: CS技术的核心是 AB 碳存储技术 碳捕捉技术 碳生产技术 碳排放技术 第16题: BCD 项目开发商 国际金融组织 碳基金 咨询机构 第17题: BD 银行 保险公司 政府 对冲基金 第18题: BC 清洁发展机制 联合履约 排放贸易机制 竞争机制 第19题: CD 直接投融资 保险 碳指标交易 银行贷款 第20题: BCD 国家碳基金 企业碳基金 银行碳基金 碳汇投资基金 第21题: CD 碳基金 碳汇投资 政府购买计划 项目机构 第22题: BCD 风能 太阳能 核能 地热能 第23题: BCD 风能 太阳能 生物技能 水能 第24题: CD 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第25题: BCD 抓实节能减排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开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清洁利用 第26题: BCD “生态优先”原则 非暴力原则 基层民主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 第27题: BCD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 第28题: C 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 将冰箱尽量塞满,多存放点食物 挑选保温层、双层玻璃、防风装置的住房 多去健身房运动锻炼 第29题: BCD 建筑建筑使用寿命 提倡统一装修 减少灰色能耗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第30题: DP就是传统GDP扣减()以后的国内经济生产总值。 CD 节能成本 减排成本 资源消耗成本 环境损失成本 第14题: 是低碳经济的核心 低碳工业 低碳农业 低碳服务业 低碳产业 第15题: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六分之一 七分之一 第16题: 领域的能源消耗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了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 生产 交通 建筑 农业 第17题: 促进物流合理化 推动低碳物流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 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 以上三项都是 第18题: 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又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工农业生产 低碳生产 第19题: 人一天的需求 第20题: 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汽车 涡轮增压汽车 低排放量汽车 柴油汽车 第21题: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 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管理 通过财税引导进行经济激励 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 第22题: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绿色经济、轻工重农 科技发展、合理使用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促进节能、提高能效 第23题: 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第24题: 发展中国家 农业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 第25题: 技术评价 经济评价 生态评价 历史评价 第26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 生物质燃料技术 以上三项都是 第27题: 作为约束性指标 % % % % 第28题: % % % % 第29题: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碳 氧化亚氮 第30题: 以上 % % % % 第31题: 节约能源,在家不使用太多电器 吃当地制造的食物,不浪费食物 产生很少垃圾,且尽可能地回收垃圾 定期购买报纸和新书 第32题: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进口 出口 进出口 生产 第33题: 太阳能 风能 化石能 生物质能 第34题: 。 煤 石油 天然气 氢 第35题: 煤 石油 太阳能 汽油 第36题: 煤 天然气 太阳能 汽油 第37题: 煤 天然气 太阳能 汽油 第38题: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风电 发展核电 发展火力发电 第39题: 黑嘴鸥保护协会 自然之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绿色北京 第40题: 绿色家庭 绿色社区 绿色乡镇 绿色小区 第41题: 正式确立 日本 荷兰 海牙 美国 第42题: 摄氏度。 第43题: 层 一 二 三 四 第44题: 太阳能 地热能 天然气 生物质能 第45题: 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生物能源 化石能源 石油能源 海洋能源 第46题: 之争。 自由权 生命权 生存权 发展权 第47题: 。 科技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作为引导 提高工业技术作为引导 公民素质提升进行引导 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第48题: 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 改变奢侈和炫耀型消费方式 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碳补偿为减排出力 第49题: 长期来看,(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电 风电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第50题: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风电 发展核电 发展火力发电 第51题: ()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石油 煤 天然气 铁矿石 第52题: 发展低碳技术 推进清洁生产 太阳能综合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 第53题: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54题: 不属于低碳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交通要求的是 低排放 无污染 高效率 高效益 第55题: 资金-交易 限额-交易 商品-交易 基准-交易 第56题: 全社会推行绿色消费方式必须改()的消费模式 政府 企业 个人 社会组织 第57题: 以下不属于新节俭主义的是() 节衣缩食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住的简单而不单调 骑上单车就出发 第58题: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 )。 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人均碳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第59题: 复杂性 不可积累性 广泛性 潜在性 第60题: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清洁 无污染 可再生 有污染 第61题: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调整能源结构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第62题: 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 )。 替代技术 减量化技术 再利用技术 资源化技术 第63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仅发展经济 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64题: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进口农产品 进口食品 第65题: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 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低碳技术 发展第三产业
单选题
第1题: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C )
A.臭氧 B.氧化亚氮 C.二氧化碳 D.甲烷
第2题:
气候变暖是(A)之路的必然结果
A.工业文明 B.农业文明 C.生态文明 D.人类文明
第3题:
(D)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准,从本质上讲,则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标志
A.废气排放量 B.废水排放量 C.污染物排放量 D.碳排放量
第4题:
以下生活方式,哪种是绿色生活方式所倡导的? D
A.多买衣服,多去干洗店 B.多吃肉类,少吃蔬菜 C.养成卫生习惯,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减少自驾车出行,尽量选用公共交通
第5题:
我国提出的“自主减排”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B)左右
% % % %
第6题:
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A)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第7题:
《京都议定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要遵循的原则是(C)
A.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B.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C.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D.共同无区别的责任
第8题:
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C)全球性峰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重量级头衔
A.世界气候大会 B.联合国环发大会 C.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第9题:
我国《环境保护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
年 年 年 年
第10题:
坐哪种交通工具去较远的地方旅游最绿色?D
A.飞机 B.汽车 C.轮船 D.火车
第11题:
汽车跑高速开窗不仅噪音大,还会降低车速,增加不必要的( B )?
A.空气 B.油耗 C.灰尘 D.发动机损耗
第12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A)为标志的?
A.蒸汽机 B.电力 C.水力 D.风力
第13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B)为标志的?
A.蒸汽机 B.电力 C.水力 D.风力
第6题:
为什么说低碳技术是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A. 能源效率提高离不开低碳技术B.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
C. 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低碳技术
D. 低碳能源开发离不开低碳技术
E. 第7题:
F. CD
G. 政府评价阶段
技术评价阶段
经济评价阶段
生态评价阶段
第8题:
BCD
核电、水电、风电
光伏发电
太阳能利用
生物质能源
第9题:
BCD
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
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
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
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第10题:
BCD
清洁煤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第11题:
CD
增量温室气体排放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和热力消耗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第12题:
D
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重量计算
利用生命周期评估
利用人为监控评估
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
第13题:
BCD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
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第14题:
CD
《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节约能源法》
第15题:
CS技术的核心是 AB
碳存储技术
碳捕捉技术
碳生产技术
碳排放技术
第16题:
BCD
项目开发商
国际金融组织
碳基金
咨询机构
第17题:
BD
银行
保险公司
政府
对冲基金
第18题:
BC
清洁发展机制
联合履约
排放贸易机制
竞争机制
第19题:
CD
直接投融资
保险
碳指标交易
银行贷款
第20题:
BCD
国家碳基金
企业碳基金
银行碳基金
碳汇投资基金
第21题:
CD
碳基金
碳汇投资
政府购买计划
项目机构
第22题:
BCD
风能
太阳能
核能
地热能
第23题:
BCD
风能
太阳能
生物技能
水能
第24题:
CD
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第25题:
BCD
抓实节能减排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开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清洁利用
第26题:
BCD
“生态优先”原则
非暴力原则
基层民主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
第27题:
BCD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
第28题:
C
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
将冰箱尽量塞满,多存放点食物
挑选保温层、双层玻璃、防风装置的住房
多去健身房运动锻炼
第29题:
BCD
建筑建筑使用寿命
提倡统一装修
减少灰色能耗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第30题:
DP就是传统GDP扣减()以后的国内经济生产总值。 CD
节能成本
减排成本
资源消耗成本
环境损失成本
第14题:
是低碳经济的核心
低碳工业
低碳农业
低碳服务业
低碳产业
第15题: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六分之一
七分之一
第16题:
领域的能源消耗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了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
生产
交通
建筑
农业
第17题:
促进物流合理化
推动低碳物流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
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
以上三项都是
第18题:
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又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工农业生产
低碳生产
第19题:
人一天的需求
第20题:
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汽车
涡轮增压汽车
低排放量汽车
柴油汽车
第21题: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
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管理
通过财税引导进行经济激励
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
第22题: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绿色经济、轻工重农
科技发展、合理使用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促进节能、提高能效
第23题:
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第24题:
发展中国家
农业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
第25题:
技术评价
经济评价
生态评价
历史评价
第26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
生物质燃料技术
以上三项都是
第27题:
作为约束性指标
% % % %
第28题:
% % % %
第29题: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碳
氧化亚氮
第30题:
以上
% % % %
第31题:
节约能源,在家不使用太多电器
吃当地制造的食物,不浪费食物
产生很少垃圾,且尽可能地回收垃圾
定期购买报纸和新书
第32题: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进口
出口
进出口
生产
第33题:
太阳能
风能
化石能
生物质能
第34题:
。
煤
石油
天然气
氢
第35题:
煤
石油
太阳能
汽油
第36题:
煤
天然气
太阳能
汽油
第37题:
煤
天然气
太阳能
汽油
第38题: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风电
发展核电
发展火力发电
第39题:
黑嘴鸥保护协会
自然之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绿色北京
第40题:
绿色家庭
绿色社区
绿色乡镇
绿色小区
第41题:
正式确立
日本
荷兰
海牙
美国
第42题:
摄氏度。
第43题:
层
一
二
三
四
第44题:
太阳能
地热能
天然气
生物质能
第45题:
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生物能源
化石能源
石油能源
海洋能源
第46题:
之争。
自由权
生命权
生存权
发展权
第47题:
。
科技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作为引导
提高工业技术作为引导
公民素质提升进行引导
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第48题:
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
改变奢侈和炫耀型消费方式
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碳补偿为减排出力
第49题:
长期来看,(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电
风电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第50题: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风电
发展核电

发展火力发电
第51题:
()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石油

煤
天然气
铁矿石
第52题:
发展低碳技术
推进清洁生产

太阳能综合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
第53题: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54题:
不属于低碳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交通要求的是
低排放

无污染
高效率
高效益
第55题:
资金-交易

限额-交易
商品-交易
基准-交易
第56题:
全社会推行绿色消费方式必须改()的消费模式
政府

企业
个人
社会组织
第57题:
以下不属于新节俭主义的是()
节衣缩食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住的简单而不单调
骑上单车就出发
第58题: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 )。
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人均碳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第59题:
复杂性

不可积累性
广泛性
潜在性
第60题: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清洁
无污染
可再生

有污染
第61题: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调整能源结构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第62题:
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 )。
替代技术
减量化技术

再利用技术

资源化技术
第63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仅发展经济
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64题: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进口农产品
进口食品
第65题: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
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低碳技术
发展第三产业
题目解答
答案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