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5年预期目标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A. 惠民生B. 促进科技创新C. 稳就业D. 防风险
2025年预期目标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 A. 惠民生
- B. 促进科技创新
- C. 稳就业
- D. 防风险
题目解答
答案
2025年预期目标的制定目的综合考虑了稳就业、防风险和惠民生的需要。具体分析如下:
1. **稳就业**:报告明确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以上,直接体现了稳就业的目标。经济增长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基础,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有助于支撑就业市场稳定。
2. **防风险**:通过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如CPI涨幅2%左右)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可防范通货膨胀和外部经济风险。同时,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等指标有助于化解环境与资源风险。
3. **惠民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目标,直接关联民生福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答案:A、C、D**
(对应选项: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2025年预期目标制定目的的理解,需要结合政策报告中的具体指标,分析其背后的多重目标。解题关键在于将选项与报告中的具体目标对应,例如稳就业对应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指标,防风险涉及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惠民生关联收入增长和环境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未在材料中直接体现,需排除。
选项分析
A. 惠民生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直接关联民生福祉。
C. 稳就业
-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明确就业目标。
- 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以上:经济增长目标(GDP增长$5\%$左右)为就业提供基础支撑。
D. 防风险
- 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涨幅$2\%$左右):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应对外部经济风险。
- 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化解环境与资源风险。
B. 促进科技创新
- 材料未提及具体科技创新指标(如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无法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