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下列方程描述了一个经济体系。C、I、G、T、Y均以亿元来衡量,i以百分比衡量(例如,i=10%)。 C=170+0.6(Y-T) I=100-4i L=0.75Y-6i M/P=735 T=200 G=350 (1)试写出IS曲线方程(注:这里较容易得到Y)。 (2)试写出LM曲线方程(注:这里较容易得到Y)。 (3)用i表示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并计算出各自的斜率。 (4)用(1)和(2)得出的方程计算出实际产出的均衡水平、利率、计划投资以及消费。 (5)在实际产出的均衡水平上,计算出政府预算盈余的值。 (6)假定G增加到386,求出新的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7)如果利率保持不变,第(6)题中的IS曲线和(或)LM曲线的水平移动距离是多少?即,如果i保持不变,收入Y将分别增加多少? (8)用你在第(6)题中得到的IS和LM方程,将Y放在方程的左边,计算新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利率i,计划投资I及消费C。 (9)假定中央银行选择仅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不是增加政府支出G来达到第(8)题中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增加多少货币供给(注:可尝试对IS曲线和(或)LM曲线进行适当移动)? (10)试比较(8)题和(9)题中的消费C、政府购买G及计划投资I。基于这个比较,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倾向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另一些却倾向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答案: (1)根据Y=C+I+G,将已知条件代入得:Y=170+0.6(Y-200)+100-4i+350。整理得IS曲线为:Y=1250-10i。 (2)根据L=0.75Y-6i,M/P=735,以及让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得:0.75Y-6i=735。整理得LM曲线为:Y=980+8i。 (3)将上述IS和LM方程写成斜截式方程,可得:i=125-Y/10(IS曲线方程)、i=-122.5+Y/8(LM曲线方程)。 由上述方程容易看出,IS曲线的斜率为-1/10,LM曲线的斜率为1/8。 (4)IS曲线为:Y=1250-10i,LM曲线为:Y=980+8i。联立IS和LM方程可得:i=15,Y=1100。 从而可得均衡计划投资为:I=100-4i=100-4×15=40;均衡消费为:C=170+0.6×(1100-200)=710。 (5)在均衡的实际产出水平上,政府支出为350,政府收入为200,则政府预算盈余为:BS=T-G=-150。 (6)LM方程保持不变。当G增加为368时,根据Y=C+I+G,将已知条件代入得:Y=170+0.6(Y-200)+100-4i+386。整理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Y=1340-10i。 (7)将新的IS曲线与原来的相比较可知,IS曲线的移动等于90,LM曲线不发生移动。 (8)新的IS曲线Y=1340-10i,LM曲线Y=980+8i。联立IS和LM曲线并消去Y,得到:1340-10i=980+8i。整理后得:i=20,即新的利率为20。 新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为:Y=1340-10×20=1140; 新的均衡计划投资为:I=100-4i=100-4×20=20; 新的均衡消费为:C=170+0.6×(1140-200)=734。 (9)如果中央银行选择仅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不是增加政府支出G来达到第(8)题中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54。 (10)题(8)中的政府购买更高。由于题(8)和题(9)中的税收和产出相等,所以消费也相同。题(9)中的利率较低,所以其投资更高。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提倡者也许认为,政府迫切需要例如教育、国防或基础建设之类的公共支出。而另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倡导者可能更多的看重投资的影响,认为经济将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长期增长。解析:空4、论述题(10分,每题5分)1. 试比较IS-LM模型和AS-AD模型。答案: (1)IS-LM模型及AS-AD模型推导的含义 IS-LM模型是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因此,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分析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 AS-AD模型是将AD曲线与AS曲线结合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示经济当中的生产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短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涉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函数,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2)二者的联系 由IS-LM模型可以推导出AD曲线;IS-LM模型和AS-AD模型都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3)二者的区别 ①所描述的市场不同。IS-LM模型分析了物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而AS-AD模型分析了物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所分析的变量不同。 ②IS-LM模型重点分析产出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而AS-AD模型重点分析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③AS-AD模型一般用来分析中期内的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反应,而IS-LM曲线无法分析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④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该模型是总需求分析,AS-AD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进行了总供给分析。解析:空2. 试推导某一时期总产出、人均产出与人口三者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作简要说明。答案: 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该国人均产出增长率密切相关。如果用Y(t)表示一国在t年的实际总产出,N(t)表示一国在t年的总人口。则该国在t年的人均实际产出y(t)=Y(t)/N(t),对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y(t)=lnY(t)-lnN(t) 再就两边对时间t求导,可得: [dy(t)/dt]/y(t)=[dY(t)/dt]/Y(t)-[dN(t)/dt]/N(t) 上式三项分别表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总产出的增长率Y•/Y和总人口的增长率N•/N,上式可以简化为:y•/y=Y•/Y-N•/N。 可见,三者的关系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等于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总人口的增长率。 对y•/y及Y•/Y两项指标而言,y•/y可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而Y•/Y可以衡量该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1)如果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则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将随总产出增长率Y•/Y的提高(或下降)而按相同的比率提高(或下降)。例如,Y=4%,y=2%,N=2%时,如果Y提高1%达到5%,则y•/y相应地提高1%达到3%,即该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将随总体实力的增强而提高。 (2)如果一国的总产出增长率保持不变,即该国经济实力没有变化,那么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将随人口增长的提高(或下降)而按相同的比率下降(或提高)。例如,Y•/Y不变,即Y•/Y=4%,N提高到4%,则y•/y降为零,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随之下降。 (3)如果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不变,即该国的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提高,为y=2%,这一结果可以是因为总产出和总人口都未变,也可以是总产出和总人口在按相同比例增长,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动作用因人口增长率的变动而抵消。解析:空5、选择题(33分,每题1分)1. 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下列哪一项的结果?( )A.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B.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下降C.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D.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不变答案:C解析: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资本完全流动型经济体系中,财政政策的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利率由世界利率固定,因而也不受影响,仅影响汇率。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增税)会使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2.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因为( )。A.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减少B.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减少C.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增加D.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增加答案:C解析: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意味着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均衡利率水平下降了,造成利率下降的原因自然是货币的供给增加或者是货币的需求减少。3.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C=0.025W+0.5Y意味着( )。A. 他预期他还能再活40年B. 他的一半生命期将在退休中度过C. 对额外增加的每1元财富,其消费将增加2.5分D. 上述都对答案:D解析:他的寿命为:1/0.025=40;工作期限为:1/0.5=20,因此他的一半生命将在退休中度过;ΔC=0.025ΔW+0.5ΔY,因此当收入不变,财富增加1元,消费增加2.5分。4. 假定经济增长率和产出不变,且数量论和费雪效应均正确,若名义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2.5%,那么( )。A. 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为2.5%B. 实际利率为8.5%C. 实际利率为2.5%D. 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为6%答案:A解析:根据数量论可得: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2.5%;根据费雪效应可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6%-2.5%=3.5%。7.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正确.
假定下列方程描述了一个经济体系。C、I、G、T、Y均以亿元来衡量,i以百分比衡量(例如,i=10%)。 C=170+0.6(Y-T) I=100-4i L=0.75Y-6i M/P=735 T=200 G=350 (1)试写出IS曲线方程(注:这里较容易得到Y)。 (2)试写出LM曲线方程(注:这里较容易得到Y)。 (3)用i表示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并计算出各自的斜率。 (4)用(1)和(2)得出的方程计算出实际产出的均衡水平、利率、计划投资以及消费。 (5)在实际产出的均衡水平上,计算出政府预算盈余的值。 (6)假定G增加到386,求出新的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7)如果利率保持不变,第(6)题中的IS曲线和(或)LM曲线的水平移动距离是多少?即,如果i保持不变,收入Y将分别增加多少? (8)用你在第(6)题中得到的IS和LM方程,将Y放在方程的左边,计算新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利率i,计划投资I及消费C。 (9)假定中央银行选择仅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不是增加政府支出G来达到第(8)题中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增加多少货币供给(注:可尝试对IS曲线和(或)LM曲线进行适当移动)? (10)试比较(8)题和(9)题中的消费C、政府购买G及计划投资I。基于这个比较,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倾向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另一些却倾向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 (1)根据Y=C+I+G,将已知条件代入得:Y=170+0.6(Y-200)+100-4i+350。整理得IS曲线为:Y=1250-10i。 (2)根据L=0.75Y-6i,M/P=735,以及让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得:0.75Y-6i=735。整理得LM曲线为:Y=980+8i。 (3)将上述IS和LM方程写成斜截式方程,可得:i=125-Y/10(IS曲线方程)、i=-122.5+Y/8(LM曲线方程)。 由上述方程容易看出,IS曲线的斜率为-1/10,LM曲线的斜率为1/8。 (4)IS曲线为:Y=1250-10i,LM曲线为:Y=980+8i。联立IS和LM方程可得:i=15,Y=1100。 从而可得均衡计划投资为:I=100-4i=100-4×15=40;均衡消费为:C=170+0.6×(1100-200)=710。 (5)在均衡的实际产出水平上,政府支出为350,政府收入为200,则政府预算盈余为:BS=T-G=-150。 (6)LM方程保持不变。当G增加为368时,根据Y=C+I+G,将已知条件代入得:Y=170+0.6(Y-200)+100-4i+386。整理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Y=1340-10i。 (7)将新的IS曲线与原来的相比较可知,IS曲线的移动等于90,LM曲线不发生移动。 (8)新的IS曲线Y=1340-10i,LM曲线Y=980+8i。联立IS和LM曲线并消去Y,得到:1340-10i=980+8i。整理后得:i=20,即新的利率为20。 新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为:Y=1340-10×20=1140; 新的均衡计划投资为:I=100-4i=100-4×20=20; 新的均衡消费为:C=170+0.6×(1140-200)=734。 (9)如果中央银行选择仅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不是增加政府支出G来达到第(8)题中的均衡实际产出水平Y,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54。 (10)题(8)中的政府购买更高。由于题(8)和题(9)中的税收和产出相等,所以消费也相同。题(9)中的利率较低,所以其投资更高。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提倡者也许认为,政府迫切需要例如教育、国防或基础建设之类的公共支出。而另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倡导者可能更多的看重投资的影响,认为经济将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长期增长。
解析:空
4、论述题(10分,每题5分)
1. 试比较IS-LM模型和AS-AD模型。
答案: (1)IS-LM模型及AS-AD模型推导的含义 IS-LM模型是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因此,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分析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 AS-AD模型是将AD曲线与AS曲线结合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示经济当中的生产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短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涉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函数,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2)二者的联系 由IS-LM模型可以推导出AD曲线;IS-LM模型和AS-AD模型都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3)二者的区别 ①所描述的市场不同。IS-LM模型分析了物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而AS-AD模型分析了物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所分析的变量不同。 ②IS-LM模型重点分析产出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而AS-AD模型重点分析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③AS-AD模型一般用来分析中期内的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反应,而IS-LM曲线无法分析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④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该模型是总需求分析,AS-AD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解析:空
2. 试推导某一时期总产出、人均产出与人口三者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 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该国人均产出增长率密切相关。如果用Y(t)表示一国在t年的实际总产出,N(t)表示一国在t年的总人口。则该国在t年的人均实际产出y(t)=Y(t)/N(t),对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y(t)=lnY(t)-lnN(t) 再就两边对时间t求导,可得: [dy(t)/dt]/y(t)=[dY(t)/dt]/Y(t)-[dN(t)/dt]/N(t) 上式三项分别表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总产出的增长率Y•/Y和总人口的增长率N•/N,上式可以简化为:y•/y=Y•/Y-N•/N。 可见,三者的关系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等于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总人口的增长率。 对y•/y及Y•/Y两项指标而言,y•/y可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而Y•/Y可以衡量该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1)如果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则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将随总产出增长率Y•/Y的提高(或下降)而按相同的比率提高(或下降)。例如,Y=4%,y=2%,N=2%时,如果Y提高1%达到5%,则y•/y相应地提高1%达到3%,即该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将随总体实力的增强而提高。 (2)如果一国的总产出增长率保持不变,即该国经济实力没有变化,那么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将随人口增长的提高(或下降)而按相同的比率下降(或提高)。例如,Y•/Y不变,即Y•/Y=4%,N提高到4%,则y•/y降为零,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随之下降。 (3)如果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率y•/y不变,即该国的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提高,为y=2%,这一结果可以是因为总产出和总人口都未变,也可以是总产出和总人口在按相同比例增长,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动作用因人口增长率的变动而抵消。
解析:空
5、选择题(33分,每题1分)
1. 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下列哪一项的结果?( )
A.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B.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下降
C.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
D.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不变
答案:C
解析: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资本完全流动型经济体系中,财政政策的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利率由世界利率固定,因而也不受影响,仅影响汇率。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增税)会使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
2.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因为( )。
A.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减少
B.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减少
C.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增加
D.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增加
答案:C
解析: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意味着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均衡利率水平下降了,造成利率下降的原因自然是货币的供给增加或者是货币的需求减少。
3.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C=0.025W+0.5Y意味着( )。
A. 他预期他还能再活40年
B. 他的一半生命期将在退休中度过
C. 对额外增加的每1元财富,其消费将增加2.5分
D. 上述都对
答案:D
解析:他的寿命为:1/0.025=40;工作期限为:1/0.5=20,因此他的一半生命将在退休中度过;ΔC=0.025ΔW+0.5ΔY,因此当收入不变,财富增加1元,消费增加2.5分。
4. 假定经济增长率和产出不变,且数量论和费雪效应均正确,若名义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2.5%,那么( )。
A. 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为2.5%
B. 实际利率为8.5%
C. 实际利率为2.5%
D. 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为6%
答案:A
解析:根据数量论可得: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2.5%;根据费雪效应可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6%-2.5%=3.5%。
7.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
正确
.题目解答
答案
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