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 .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站点海拔(m)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土壤冻结天数(天)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①66322.82769741②77621.235210356③110619.655412064④121019.2599126103⑤185416.580214485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小题2】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B.风力大小C.冬季气温D.太阳辐射【小题3】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A.太行山脉B.长白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
2 .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站点 | 海拔(m)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土壤冻结天数(天) |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
① | 663 | 22.8 | 276 | 97 | 41 |
② | 776 | 21.2 | 352 | 103 | 56 |
③ | 1106 | 19.6 | 554 | 120 | 64 |
④ | 1210 | 19.2 | 599 | 126 | 103 |
⑤ | 1854 | 16.5 | 802 | 144 | 85 |
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 | 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
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 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
A.积雪深度 | B.风力大小 | C.冬季气温 | D.太阳辐射 |
A.太行山脉 | B.长白山脉 | C.横断山脉 | D.天山山脉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步骤 1:分析表格数据
根据表格数据,站点①至⑤的海拔、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土壤冻结天数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信息,可以分析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特征。
步骤 2:判断最大降水高度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海拔1854米的站点⑤年降水量最大,但不能直接得出这是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因为可能有更高海拔的站点未被记录。
步骤 3:分析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的关系
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不显著。
步骤 4:分析冻土存在时间
根据表格数据,土壤冻结天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可以推测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步骤 5:分析土壤开始冻结时间与海拔的关系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步骤 6:分析④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但海拔不同,年降水量也不同,因此积雪深度可能是导致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步骤 7:判断L谷地所在的山脉
根据表格数据,L谷地的气候特征与天山山脉相符,因此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天山山脉。
根据表格数据,站点①至⑤的海拔、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土壤冻结天数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信息,可以分析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特征。
步骤 2:判断最大降水高度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海拔1854米的站点⑤年降水量最大,但不能直接得出这是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因为可能有更高海拔的站点未被记录。
步骤 3:分析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的关系
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不显著。
步骤 4:分析冻土存在时间
根据表格数据,土壤冻结天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可以推测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步骤 5:分析土壤开始冻结时间与海拔的关系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步骤 6:分析④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但海拔不同,年降水量也不同,因此积雪深度可能是导致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步骤 7:判断L谷地所在的山脉
根据表格数据,L谷地的气候特征与天山山脉相符,因此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天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