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答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BB[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培养的适应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必须符合这个总要求。 (2) :BB[解析]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 :D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4) :A. [解析]“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5) :B B.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原则又叫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学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教学原则。题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6) :B C. D. [解析]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日前妨碍教育目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两种不良倾向。(8) :A E. [解析]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9) :B F. [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10) :D G. [解析]这个思想是思孟学派在孔予“学-思-行”统一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的。(11) :D [解析]特朗普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具体内容包括:将大班、小班、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了起来;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组合在一起,实行大班上课,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优秀的教师授课;小班研究,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领导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作业包括指定的与自选的两部分。(12) :B [解析]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首次将教师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13) :D [解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和方式。这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14) :C [解析]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15) :B [解析]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2) : 成熟(3) : 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4) :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5) :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6) : 全面发展(7) : 道德概念道德知识(8) : 《学会生存》(9) : 生活环境后天获得的教育决定(10) : 情景 潜移默化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1 ]略 (2) :1 略(3) :0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越社会条件,更不能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特征。 (4) :0 略(5) :1 略 (6) :0 现代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个别学生,而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并且许多中小学教师除教课之外,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因而这也要求了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管理的范围更大更宽泛。(7) :1 略(8) :1 略(9) :0 师生之间建立友谊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10) :1 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2)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 (3)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4)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5)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2)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答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B[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培养的适应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必须符合这个总要求。 (2) :B
B[解析]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 :D
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4) :
A. [解析]“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5) :BB.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原则又叫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学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教学原则。题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6) :B
C.
D. [解析]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日前妨碍教育目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两种不良倾向。(8) :A
E. [解析]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9) :B
F. [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10) :D
G. [解析]这个思想是思孟学派在孔予“学-思-行”统一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的。(11) :D
[解析]特朗普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具体内容包括:将大班、小班、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了起来;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组合在一起,实行大班上课,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优秀的教师授课;小班研究,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领导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作业包括指定的与自选的两部分。(12) :B
[解析]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首次将教师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13) :D
[解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和方式。这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14) :C
[解析]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15) :B
[解析]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2) :
成熟(3) :
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4) :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5) :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6) :
全面发展(7) :
道德概念道德知识(8) :
《学会生存》(9) :
生活环境后天获得的教育决定(10) :
情景 潜移默化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1
]略 (2) :1
略(3) :0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越社会条件,更不能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特征。 (4) :0
略(5) :1
略 (6) :0
现代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个别学生,而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并且许多中小学教师除教课之外,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因而这也要求了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管理的范围更大更宽泛。(7) :1
略(8) :1
略(9) :0
师生之间建立友谊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10) :1
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
>
</A>(2) :>
</A>(3) :
>
</A>(4) :>
</A>(5) :>
</A>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 :
>
</A>(2) :>
</A>题目解答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