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述慢性呼吸衰竭引起右心肥大及衰竭的机制。
简述慢性呼吸衰竭引起右心肥大及衰竭的机制。
题目解答
答案
参考答案:
(1)肺动脉高压: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中H+浓度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
肺小动脉长期收缩,以及缺氧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
(2)心室舒缩活动受限: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则使胸内压异常增高,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用力吸气则胸内压异常降低,即心脏外面的负压增大,可增加右心收缩的负荷,促使右心衰竭;
(3)心肌受损、心肌负荷加重:缺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降低心肌舒缩功能;长期缺氧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灶性出血和纤维化;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或病毒、毒素直接损伤心肌。
解析
慢性呼吸衰竭导致右心肥大及衰竭的机制主要涉及肺动脉高压、心室舒缩受限和心肌损伤三个核心环节。
- 肺动脉高压: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肺小动脉收缩,导致肺血管结构重塑,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需克服更高阻力泵血,长期负荷过重。
- 心室舒缩受限:呼吸困难时胸内压异常波动,直接影响右心的舒张和收缩功能。
- 心肌受损: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感染毒素直接损害心肌细胞,降低心肌收缩力。
(1)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缺氧与高碳酸血症: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中H+浓度升高,刺激肺小动脉收缩。
- 血管结构重塑:长期收缩使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沉积,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
(2) 心室舒缩活动受限
- 胸内压变化:
- 用力呼气:胸内压升高,压迫心脏,限制右心室舒张。
- 用力吸气:胸内压降低,心脏外负压增大,增加右心室收缩负荷,加速右心衰竭。
(3) 心肌损伤与负荷加重
- 代谢紊乱:缺氧和酸中毒降低心肌收缩力。
- 心肌病理改变:长期缺氧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
- 感染因素:肺部感染的细菌或病毒毒素直接损伤心肌,加重心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