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次地理课上,学生强强因为打瞌睡而被夏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强强答不上来,夏老师厉声说到:“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夏老师的说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B、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C、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D、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一次地理课上,学生强强因为打瞌睡而被夏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强强答不上来,夏老师厉声说到:“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夏老师的说法( )。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 B、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
- C、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 D、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生观的理解,特别是学生发展性的把握。题目中夏老师因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而否定其未来,反映了对学生成长潜力的忽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关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更要看到其未来可能的进步。因此,正确选项需紧扣“发展性”这一核心。
选项分析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题目中夏老师未尊重学生的学习状态(打瞌睡),但问题核心在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判断,而非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故不符合。
B、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
整体性指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题目未涉及学生其他方面,仅针对地理问题的评价,故不选。
C、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差异性指学生间存在个性、能力差异。夏老师未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忽视,而是直接否定学生的未来,故不选。
D、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发展性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成长潜力。夏老师用“以后没什么前途”否定学生的未来,忽视了其可能通过努力进步的潜力,因此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