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女,58岁,绝经后三年于7天前出现阴道流血,量少于经量,伴有轻度下腹痛,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轻度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包块,最恰当的处理A. 立即行分段诊断性刮宫B. 抗炎后行分段诊断性刮宫C. 抗生素治疗D. 注射睾丸酮E. 给予凝血剂
女,58岁,绝经后三年于7天前出现阴道流血,量少于经量,伴有轻度下腹痛,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轻度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包块,最恰当的处理
A. 立即行分段诊断性刮宫
B. 抗炎后行分段诊断性刮宫
C. 抗生素治疗
D. 注射睾丸酮
E. 给予凝血剂
题目解答
答案
B. 抗炎后行分段诊断性刮宫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处理原则,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判断可能的病因并选择合理诊疗方案。
关键思路:
-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首要排查对象是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癌),但需注意感染相关症状(如下腹痛、子宫压痛)。
- 分段诊断性刮宫是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若存在感染表现,需先抗炎治疗以避免操作风险。
- 其他选项(如直接抗炎、使用激素等)未兼顾病因排查和感染控制的双重需求。
病情分析
- 绝经3年后出现阴道流血,提示可能为子宫内膜病变(如癌变)。
- 轻度下腹痛、子宫压痛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炎或其他感染。
- 附件未扪及包块,排除卵巢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选项辨析
- A. 立即分段刮宫:若存在感染,直接操作可能引发宫腔感染扩散,风险较高。
- B. 抗炎后分段刮宫:优先控制感染,再行确诊检查,符合诊疗规范。
- C. 抗生素治疗:仅针对感染,未明确病因(如排除内膜病变)。
- D. 睾丸酮、E. 凝血剂: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对症治疗,未解决潜在病因。
最终选择
B选项通过“抗炎+分段刮宫”实现了感染控制与病因排查的双重目标,符合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