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 .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扶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大兴安岭-|||-, 南麓山区-|||-新疆南疆三地州 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六盘山区-|||-西藏自治区 四省藏区 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小 山脉 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盆地 滇西边境 滇桂黔 罗霄山区-|||-A-|||-亟区 石漠化区-|||-0 300 千米-|||-100【小题1】读图可知,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 )A.盆地地区B.沿海地区C.高原山地地区D.干旱地区【小题2】造成这些地区人民贫困的原因很多,下列不算主要原因的是( )A.自然条件恶劣B.基础设施薄弱C.教育科技落后D.身体素质特差【小题3】滇桂黔大石山区治理石漠化实现脱贫致富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大力开山炸石采挖矿藏B.山上植树造林C.山下兴办工厂D.农田集约种粮
3 .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可知,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 )
A.盆地地区 | B.沿海地区 |
C.高原山地地区 | D.干旱地区 |
A.自然条件恶劣 | B.基础设施薄弱 |
C.教育科技落后 | D.身体素质特差 |
A.大力开山炸石采挖矿藏 | B.山上植树造林 |
C.山下兴办工厂 | D.农田集约种粮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 小题1考查地形与贫困的关系。需结合图中贫困地区分布,分析其地形特征,明确高原山地地区经济发展受限的原因。
- 小题2需识别非主要原因。需理解贫困成因中的客观因素(如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与主观因素(如身体素质)的差异。
- 小题3聚焦石漠化治理措施。需明确治理的核心是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判断选项中是否违背这一原则。
小题1
关键思路:观察图中贫困地区分布,如西藏、云贵高原、秦巴山区等,均为高原山地地区。此类地区交通不便、土层瘠薄,不利于发展经济。
- A错误:盆地(如四川盆地)通常农业发达,非主战场。
- B错误: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扶贫任务较轻。
- C正确:高原山地地形是主要分布特征。
- D错误:干旱地区(如新疆局部)虽贫困,但非绝对主导。
小题2
关键思路:贫困的主要原因需符合普遍性与客观性。身体素质差异并非普遍性问题,且可通过教育、医疗改善,故非主要原因。
- A、B、C均为主要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如石漠化)、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教育科技落后(人才匮乏)。
- D错误:身体素质特差属于个体差异,非系统性贫困原因。
小题3
关键思路:治理石漠化需生态优先,避免加剧地表破坏。
- A错误:开山炸石会破坏地表植被,加速水土流失,与治理目标矛盾。
- B、C、D正确: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兴办工厂促进就业,集约种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