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6.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教育团结敌占区人民,争取和瓦解日伪军、伪组织,鲁南区党委和鲁南军区抽调了一批政治坚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组成有较强战斗力的( ),深入敌占区,采用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开展对敌斗争。A.武装工作队B.铁道游击队C.战斗小组D.民兵小组
6.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教育团结敌占区人民,争取和瓦解日伪军、伪组织,鲁南区党委和鲁南军区抽调了一批政治坚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组成有较强战斗力的( ),深入敌占区,采用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开展对敌斗争。 A.武装工作队 B.铁道游击队 C.战斗小组 D.民兵小组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斗争形式的理解。关键点在于明确不同武装组织的职能差异:
- 任务性质:题目强调“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开展对敌斗争”,需选择具备综合功能的组织;
- 人员特点:抽调“政治坚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表明需兼顾武装斗争与群众工作;
- 斗争方式:采用“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相结合”,需具备灵活性和渗透性。
武装工作队是唯一符合上述特征的选项,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武装掩护开展政治宣传、组织群众、瓦解敌军,与题目描述高度契合。
选项分析
-
A. 武装工作队
特点:- 综合职能:既执行军事任务(如袭扰日伪据点),又承担群众工作(宣传、组织抗日力量);
- 深入敌占区:通过公开(如演讲、散发传单)和隐蔽(如秘密串联伪军)方式开展斗争;
- 历史实例:如鲁南地区的武装工作队成功瓦解伪军、建立地下组织,与题目描述完全一致。
-
B. 铁道游击队
特点:- 侧重军事破坏:主要任务是破坏铁路交通、伏击日军运输线;
- 活动范围受限:依赖铁路沿线地形,难以全面覆盖敌占区各领域。
-
C. 战斗小组、D. 民兵小组
特点:- 规模小、任务单一:通常负责直接战斗(如袭击据点),缺乏群众工作能力;
- 灵活性不足:难以承担长期、深入的敌占区斗争。
结论
只有武装工作队同时满足多领域斗争、群众工作、灵活斗争方式的要求,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