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假设一家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 其中X1和X2代表要素1和2的投入数量。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r1和r2。请按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该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 (2)计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1]MRTS12; (3)计算该厂商对要素1和2的需求; (4)如果要素的价格上涨,讨论该厂商利润将发生怎样变化。答案: (1)根据生产函数可判断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即有: 所以,该生产技术为规模报酬递减。 (2)要素1对要素2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3)利润函数π=Pf(X1,X2)-r1X1-r2X2,利润最大化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由以上两式可得,要素X1、X2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4)根据利润函数π=Pf(X1,X2)-r1X1-r2X2,分别对要素X1、X2的价格r1、r2求导可得: 所以,当要素价格上升时,利润下降。解析:空5、论述题(10分,每题5分)1. 试述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是说明产出规模与成本变化的关系。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产生于一个工厂内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变化。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及技术专业化程度。当规模扩大以致超过临界点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扩大,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因素。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U形。 (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反之,外在经济使得厂商受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学习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不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此,当产量达到某一点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是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情形。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突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者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解析:空2. 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答案: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1)垄断及其纠正方法 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垄断、垄断竞争[3]或寡头垄断),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垄断的产生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由于垄断会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4]的必要性。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 ②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③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④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⑤对自然垄断[5]企业实行国有化。 (2)外部影响及其纠正方法 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6]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3)公共物品及其纠正方法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市场机制作用不大或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公共物品由于失去竞用性和排他性,增加消费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消费者对其支付的价格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无须付费。在此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调节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存在免费搭便车的问题,很难通过竞争的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生产问题。在此情况下,由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或政府通过组建国有企业来生产或向市场提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国防、公安等。 政府应提供多少公共物品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问题的难点所在。现在更多的推荐采用非市场化的决策方式,例如投票来表决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虽然用投票的方法决定公共物品的支出方案是调节公共物品生产的较好方法,但投票方式并不总能获得有效率的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 (4)不完全信息及其纠正方法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当事人对信息不能全面地把握,不能完全利用交易有关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供求双方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对称性或不完全性。一旦供求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就会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市场失灵。由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后果通常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7]。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方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①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 ②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8]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5.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厂商在长期均衡[9]时利润为零,寡头垄断的厂商不是。(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在长期内,通过企业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使得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一旦存在利润,都仍然会有厂商的进出,无法实现长期均衡。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寡头垄断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力,长期均衡时获得超额利润。6. 由于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利润必等于零,企业进入某行业,最后都会处于零利润状态,因此企业就无必要进入。(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企业利润为零,是指超额利润为零,企业仍然获得正常利润[10]。7. 在成本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当MCAC时,AC递增,此时边际成本递增。以上分析表明,在边际成本递增时,如果MCAC,则AC递增。8. 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高时低。(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无异曲线与收入无关,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异曲线是由偏好完备性、可比性、传递性、非饱和性等性质决定的。9. 利率上升必然引起给定正收入流现值的减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m/(1+r)。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10. 需求定理[11]表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会随之而下降。( )正确
假设一家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 其中X1和X2代表要素1和2的投入数量。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r1和r2。请按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该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 (2)计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1]MRTS12; (3)计算该厂商对要素1和2的需求; (4)如果要素的价格上涨,讨论该厂商利润将发生怎样变化。答案: (1)根据生产函数可判断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即有: 所以,该生产技术为规模报酬递减。 (2)要素1对要素2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3)利润函数π=Pf(X1,X2)-r1X1-r2X2,利润最大化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由以上两式可得,要素X1、X2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4)根据利润函数π=Pf(X1,X2)-r1X1-r2X2,分别对要素X1、X2的价格r1、r2求导可得: 所以,当要素价格上升时,利润下降。解析:空5、论述题(10分,每题5分)1. 试述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是说明产出规模与成本变化的关系。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产生于一个工厂内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变化。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及技术专业化程度。当规模扩大以致超过临界点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扩大,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因素。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U形。 (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反之,外在经济使得厂商受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学习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不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此,当产量达到某一点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是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情形。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突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者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解析:空2. 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答案: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1)垄断及其纠正方法 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垄断、垄断竞争[3]或寡头垄断),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垄断的产生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由于垄断会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4]的必要性。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 ②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③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④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⑤对自然垄断[5]企业实行国有化。 (2)外部影响及其纠正方法 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6]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3)公共物品及其纠正方法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市场机制作用不大或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公共物品由于失去竞用性和排他性,增加消费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消费者对其支付的价格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无须付费。在此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调节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存在免费搭便车的问题,很难通过竞争的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生产问题。在此情况下,由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或政府通过组建国有企业来生产或向市场提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国防、公安等。 政府应提供多少公共物品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问题的难点所在。现在更多的推荐采用非市场化的决策方式,例如投票来表决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虽然用投票的方法决定公共物品的支出方案是调节公共物品生产的较好方法,但投票方式并不总能获得有效率的公共物品的支出水平。 (4)不完全信息及其纠正方法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当事人对信息不能全面地把握,不能完全利用交易有关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供求双方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对称性或不完全性。一旦供求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就会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市场失灵。由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后果通常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7]。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方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①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 ②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8]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5.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厂商在长期均衡[9]时利润为零,寡头垄断的厂商不是。(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在长期内,通过企业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使得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一旦存在利润,都仍然会有厂商的进出,无法实现长期均衡。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寡头垄断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力,长期均衡时获得超额利润。6. 由于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利润必等于零,企业进入某行业,最后都会处于零利润状态,因此企业就无必要进入。(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企业利润为零,是指超额利润为零,企业仍然获得正常利润[10]。7. 在成本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当MCAC时,AC递增,此时边际成本递增。以上分析表明,在边际成本递增时,如果MCAC,则AC递增。8. 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高时低。(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无异曲线与收入无关,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异曲线是由偏好完备性、可比性、传递性、非饱和性等性质决定的。9. 利率上升必然引起给定正收入流现值的减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m/(1+r)。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10. 需求定理[11]表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会随之而下降。( )正确
题目解答
答案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