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文】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1.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 在光颜色保持不变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情况下(能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2.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 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C. 卢瑟福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D. 玻尔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B. 我们在地表看到的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它是太阳发出的光被地球大气层时吸收掉特定频率而形成的。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多选)甲、乙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间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a、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线a与b不一定平行B. 乙金属的极限频率大于甲金属的极限频率C. 改变入射光强度不会对图线a与b产生任何影响D. 图线a与b的斜率是定值,与入射光和金属材料均无关系5.如图所,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A、B、C三束光分别照射同一装置中的相同光电管,得到三条不同的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这组曲线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A.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截止频率最大B.用C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C.若用强度相同的A、B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D.A、C光比较,A光的强度大6.(原子核的衰变)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α衰变得到新核Y,Y经β衰变得到原子核Z,则( )A.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X少2B.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X少1C.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Y多1D.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Y少1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8.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④正确9. 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 只发射波长为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三种单色光,且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则照射光的波长为( )A.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增大B.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C.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2.4×10-19JD.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11.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四条谱线中频率最大的是HδB.用633日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如果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光的强度足够大,Hδ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13.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P衰变为Si,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Th衰变为Pa,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质于 验电器 锌板 紫外光灯-|||-中于-|||-强黄光-|||-弱黄光-|||-电于 U-|||-0-|||-A.原子中的电子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束通过铝箔 D.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A.电子、Pa、Si、正电子B.Si、正电子、电子、PaC.Pa、电子、正电子、SiD.正电子、Si、Pa、电子二、计算题(22分)14.铝的逸出功为4.2 eV,现用波长1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已知h=6.63×10-34 J·s,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压;(3)铝的截止频率.
【题文】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
1.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在光颜色保持不变
情况下(能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2.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 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C. 卢瑟福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
D. 玻尔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B. 我们在地表看到的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它是太阳发出的光被地球大气层时吸收掉特定频率而形成的。
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4.(多选)甲、乙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间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a、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线a与b不一定平行
B. 乙金属的极限频率大于甲金属的极限频率
C. 改变入射光强度不会对图线a与b产生任何影响
D. 图线a与b的斜率是定值,与入射光和金属材料均无关系
5.如图所,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A、B、C三束光分别照射同一装置中的相同光电管,得到三条不同的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这组曲线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截止频率最大
B.用C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C.若用强度相同的A、B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
D.A、C光比较,A光的强度大
6.(原子核的衰变)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α衰变得到新核Y,Y经β衰变得到原子核Z,则( )
A.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X少2
B.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X少1
C.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Y多1
D.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Y少1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8.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④正确
9. 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 只发射波长为
、
、
的三种单色光,且
>
>
,则照射光的波长为( )
A.
B.
+
+
C.
D. 
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
A.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增大
B.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C.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2.4×10-19J
D.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11.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四条谱线中频率最大的是Hδ
B.用633日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如果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光的强度足够大,Hδ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13.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P衰变为Si,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Th衰变为Pa,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
A.电子、Pa、Si、正电子
B.Si、正电子、电子、Pa
C.Pa、电子、正电子、Si
D.正电子、Si、Pa、电子
二、计算题(22分)
14.铝的逸出功为4.2 eV,现用波长1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已知h=6.63×10-34 J·s,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3)铝的截止频率.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
1.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在光颜色保持不变
情况下(能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2.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 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C. 卢瑟福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
D. 玻尔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B. 我们在地表看到的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它是太阳发出的光被地球大气层时吸收掉特定频率而形成的。
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4.(多选)甲、乙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间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a、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线a与b不一定平行
B. 乙金属的极限频率大于甲金属的极限频率
C. 改变入射光强度不会对图线a与b产生任何影响
D. 图线a与b的斜率是定值,与入射光和金属材料均无关系
5.如图所,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A、B、C三束光分别照射同一装置中的相同光电管,得到三条不同的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这组曲线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截止频率最大B.用C光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C.若用强度相同的A、B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
D.A、C光比较,A光的强度大
6.(原子核的衰变)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α衰变得到新核Y,Y经β衰变得到原子核Z,则( )
A.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X少2
B.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X少1
C.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Y多1
D.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Y少1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8.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④正确
9. 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 只发射波长为
、
、
的三种单色光,且
>
>
,则照射光的波长为( )A.
B.
+
+
C.
D. 
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
A.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增大B.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C.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2.4×10-19J
D.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11.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四条谱线中频率最大的是Hδ
B.用633日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如果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光的强度足够大,Hδ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13.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P衰变为Si,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Th衰变为Pa,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
A.电子、Pa、Si、正电子B.Si、正电子、电子、Pa
C.Pa、电子、正电子、Si
D.正电子、Si、Pa、电子
二、计算题(22分)
14.铝的逸出功为4.2 eV,现用波长1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已知h=6.63×10-34 J·s,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3)铝的截止频率.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1. A 2. AD 3. C 4. BCD 5. D 6. B 7. BC 8. C 9. D 10.BC
11. AC 12. AC 13. C
11. AC 12. AC 1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