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从原材料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原因,并列举两项降低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措施。
从原材料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原因,并列举两项降低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措施。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原因:(1)原材料影响;(2)搅拌工艺影响;(3)温度影响;(4)强度等级;(5)混凝土等级;(6)混凝土状态;(7)运输机械;(8)浇筑速度与时间。措施:(1)对于坍落度损失不严重的情况,可以适当提高外加剂掺量,以减小坍损。外加剂掺量过高时,要检测混凝土的含气量,防止混凝土含气量过高;(2)当增加外加剂掺量不明显时,应对外加剂组分进行调整。外加剂复配保坍、缓凝组份,是减小混凝土坍损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坍损要求高的混凝土,可以掺加缓释组分,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3)提高配合比原始用水量。原始用水量提高,胶凝材料总量也随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其对外加剂的依赖性减弱从而减小坍落度损失;(4)在掺合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提高掺合料用量减小水泥用量。水泥用量降低,早期水化速度减弱,消耗的水分也会减少,外加剂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坍落度损失改善明显;(5)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亦可改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需结合原材料特性和施工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解题核心:
- 原材料因素:包括外加剂、用水量、水泥及掺合料等对坍落度的影响;
- 环境因素:如温度、运输时间、浇筑速度等对坍落度损失的加速作用。
关键思路:通过调整原材料配比或施工工艺,延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确保施工性能。
原材料方面的原因
- 外加剂性能不足:保坍、缓凝组分缺乏导致坍落度快速损失。
- 用水量偏低:混凝土流动性差,对外加剂依赖性强,易受环境影响。
- 水泥用量过高:水泥水化速度快,消耗水分多,外加剂效果受限。
- 掺合料质量或用量不当:合格掺合料可降低水泥用量,延缓坍落度损失。
环境因素方面的原因
- 温度高:高温加速水泥水化和外加剂蒸发,坍落度下降快。
- 运输时间长:搅拌车运输中混凝土持续搅拌,加速坍落度损失。
- 浇筑速度慢:混凝土静置时间长,水分蒸发和水化反应双重作用。
降低坍落度损失的措施
- 优化外加剂组分:
- 调整掺量:适当提高外加剂掺量,但需检测含气量;
- 复配保坍组分:添加缓释组分,延长坍落度保持时间。
- 调整配合比设计:
- 提高原始用水量:增强流动性,降低对外加剂的依赖;
- 增加合格掺合料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延缓坍落度损失。